走进烘焙研发室 给生活创造甜蜜
在城市的喧嚣中,你是否渴望拥有一方静谧的甜蜜角落?当忙碌的生活让你疲惫不堪时,一缕烘焙的香气或许能瞬间将你治愈。本期体验报告,我们带你走进白色森林生日小镇产品研发室,通过烘焙制作,给生活创造些甜蜜。
制面切割醒发 环环重细节
午后,阳光照得人暖洋洋。我驱车来到位于积道山脚下的白色森林生日小镇,清新的空气和优美整洁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刚入园区,一阵甜蜜的烘焙香气把我包围,当我还在环顾四周寻找香味来源时,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朝我招招手:“往这边走,香味更浓郁。”
眼前这位工作人员便是我今日学习烘焙技能的师傅——拥有15年资深产品研发经验的吴满凤。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卸货区,来到产品研发室。研发室外墙采用透明玻璃,从室外一眼可以看到在里面忙碌的烘焙师们。
“研发室卫生环境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进门前,一定要穿戴好装备。”吴师傅一边把消毒好的工作衣、一次性帽子和口罩递给我,一边告诉我注意事项,“手要洗干净,上手制作时要戴上一次性手套”。
研发室温度比室外高不少,脱去厚重的外套,我撸起袖子打算大显身手。面包、蛋糕……种类这么多,该从何处下手呢?吴师傅指了指一旁刚包装好的产品:“就它了,牛奶老面馒头。”我凑近一看:手掌大小的白面馒头,表面盖上了可爱的红印,跟金华人过年餐桌上的红印馒头似乎并无太大差异。“虽然我是个烘焙小白,但做这个绝对没问题。”我信心满满,立下了Flag(目标)。
“跟普通的馒头不同,这款产品不加水,用的是纯牛奶,用做面包的工艺做馒头。”吴师傅说,主材料是前一天已经做好并发酵的老面和现成配比的主面。她把已备好的老面放入搅拌机,再按比例依次将小麦、蛋清、自制的猪油等倒入搅拌机,让所有材料搅拌均匀。“面团的材料要严格按照配料比例,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会影响面团的柔韧性。虽然用了机器来搅拌,但整个过程要时不时用手感受面团情况。”
搅拌均匀后的面团呈奶黄色,表面泛着光泽,用手一按,回弹力极好。接着,我们把它放入压面机,需经过25次压碾,让面团更有韧劲。之后,到了分割面团环节,如何快速将面团均匀分割成每个55克的小团团,当中门道可不少。只见吴师傅把面团搓成长条形,左手大致估量分割长度,右手拿着塑料切刀快速切断,放到秤上一称,不多不少刚好55克,整个过程用时几秒,快准狠!
“这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也无法精准把握克重,那就二次切割。”话音未落,我第一次切割的45克面团被吴师傅逮个正着,只能再切几次填补克重。“我们这里的烘焙师做好这道工序需要锻炼好几天,你第一天做,已经很不错了。”吴师傅鼓励说。
“把面团搓圆、入柜醒发、蒸制……接下来,我们需要静静等待。”在吴师傅的帮助下,我把做好的100个面团装入盘中,放入设置好温度和湿度的醒发柜,等候1个小时发酵后,再入蒸箱100℃高温蒸15分钟,一个个胖胖的馒头便制作成功了。最后,到了最有仪式感的环节——给馒头盖个红印,轻轻将印章往馒头上一按,红红火火的氛围感出炉。
从美食到文创 处处有巧思
吴师傅说,牛奶老面馒头是为了迎接春节研发的新品,上市后消费者反响热烈,“馒头是春节金华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通过创新,我们把传统馒头做出面包味,让餐桌多一种新口味”。
这样的创意在研发室里随处可见,一旁的制作台上,几名年轻小伙正在琢磨半熟芝士的新口味。他们中,有人拿着纸笔认真记录制作中的每个环节,有人在烤箱、冰箱和制作台来回穿梭,有人俯身仔细研究成品外观并细细品尝口味……大家心无旁骛,沉浸在研发世界中,用心烘焙“爱的礼物”。
“新品研发往往离不开季节时令,抓住每个时节不同特点是研发的重要一环。”吴师傅举例说,秋意渐浓时,告别了夏日的炎热,到了一年中体感最舒服的时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香甜的栗子、软糯的南瓜都是秋季做烘焙的元素,令食客感受舌尖温暖和巧思。
都说烘焙师有一双魔法师般的手,他们将面粉等普通食材变幻成各种精致美味的产品,除了美食,还创作出许多文创产品。研发室外墙上,挂满了用碱水面团做成的小挂件,贝果、金华佛手、中国结、小龙……样式繁多、小巧精致,令人爱不释手。
“研发团队通过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寻找研发灵感。碱水面包是年轻人新宠,在包包上挂满挂件是时下流行趋势,我们将两者结合,玩出新花样。”吴师傅表示,一个个面包被制作出来,承载的不仅仅是食物的美味,还包含着更多美好的祝福、善意的情感。
体验手记
在研发室体验的时间只有短短半日,但我已深深喜欢上这个充满温馨与美好的地方。烘焙师们用匠心与热爱,将平凡的食材化作美食,用勤奋和汗水传递对手艺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不满足于眼下,常常展开头脑风暴,一个个好创意和一次次不惧困难的尝试让每一个品尝到美味的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甜蜜。
陈芮/文 俞佳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