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和力”“新动力”
万名大学生 引燃金华文旅
大学生爱逛想逛的景区在哪?如果来金华,要跟着谁走,又该怎么玩?大学生舌尖上的金华味道是哪一味……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浙里浓缩是金华的话题挑战赛中呼之欲出。
从去年11月起,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大学生接受金华文旅的官方邀约,用镜头在社交媒体上为金华文旅打卡,通过一个个打卡短视频掀起热潮,树立“年轻态”“鲜活化”的金华文旅品牌新形象。
让金华更有“青和力”
从“进淄赶烤”“尔滨旅游”,到“五天登五岳”式的特种兵旅行,这些火爆现象的背后,都离不开年轻人的推动。纵览这些地方文旅出圈的成功案例,是一场场大学生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大量年轻人主动参与创作和传播相关文旅内容。
年轻群体日益成为塑造文旅特质、激活文旅发展的重要因素。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如何借力“青年力量”,让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的“热情接力”点燃城市文旅发展,已成为文旅营销必须回答好的课题。着眼打造城市“青和力(青年的亲和力)”,借助青年群体的传播力,用年轻的视角、鲜活的语言和创新的表达讲好金华故事,正是举办此次大赛的初衷。
浙江农林大学00后大学生叶佩珊拍摄的跟着李清照打卡古子城Vlog,在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在保宁门的婺州邮局,她说“如果李清照还在,也许她会给赵明诚写一张明信片”;坐在城门下挥毫泼墨,她叹“如果李清照还在,她定会提笔再创千古佳作”;行走在青砖古巷,她感“八咏楼上看云卷云舒,抵不过街头触手可及的人间烟火”……这个土生土长的金华姑娘为了拍摄这则短视频,在文案上下足了功夫,想在短短5分钟内把金华的非遗、文化、美食、名人“全片速递”给网友。
在杭州读大学的徐江慧和项悦组团拍摄完成了网感十足的短视频。她们通过本地“土著”的视角,将美景、美食、人文融入能引发共鸣的幽默事件,展示金华旅游的松弛感与宜居的城市形象,吸引年轻人来体验慢生活。从“传统”到“年轻”,年轻人独到的观察视角,为金华城市文旅形象带来全新的变化。
徐江慧认为,金华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文旅出圈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传统文旅资源焕发新活力。“金华不缺好玩的地方,缺的是爆点和玩法。”看到金华文旅官方向全国大学生发出的邀约,她感到惊喜,“我身边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赴约”。
记者看到,在抖音的大赛页面,万余个短视频通过年轻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金华文旅的魅力。无论是话题#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金华,还是话题#是谁还没来过宝藏金华,都展现了金华年轻、活力的一面,这两个话题直接登上金华本地热榜第二、第三位。而在短视频留言区,这场比赛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金华城市文旅的“青和力”,满屏都是赴约金华的热浪。
把“话筒”交给年轻人
“塔的对面是饼,饼的对面是塔,这塔还是火腿馅的。”把地标万佛塔变成了层层叠叠的饼,向左一歪露出了金华火腿馅儿……这样脑洞大开的想法,出自绍兴00后女孩郭柳依。这则不过30秒的短视频,让评审会现场评委惊喜不已。
“这个创意是在古子城吃饼时冒出来的,我加入了当下最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元素,主打的就是一个好玩。”郭柳依说,美食味蕾游是当下年轻人热衷的旅行方式,金华丰富的小吃对年轻人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让年轻人为城市文旅代言,收获的是满满惊喜。浙师大设计与创意学院副教授殷硕函是本次大赛的评委,他说,年轻群体是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用户,他们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此次比赛中不少作品成功将金华非遗、自然景观等文旅IP转化为兼具艺术性与传播性的短视频内容,其中多部作品通过“非遗+现代场景”的叙事手法,让传统技艺与年轻受众产生共鸣,呼应了近年来“青春版文旅”的推广策略。
当文旅宣传的“话筒”交到年轻人手中,文旅传播的“流量密码”也随即被激活。“Represent金华的大旗就从我们手里接过,婺江的水像是血液里跳动的脉搏。”一首含“金”量十足的说唱歌曲《婺江水》,就搅动了年轻人的青春DNA,让很多人直呼上头。
这则短视频的音乐用的是金华人写金华、唱金华的歌,画面中则是金华人都很熟悉的万佛塔。创作者倪权逸是一名00后大学生。“这是我的第一首带有金华元素的原创歌曲,里面还加入了婺剧唱腔,我希望用年轻的音乐、年轻的方式为家乡文旅宣传添把火。”
城市文旅关注年轻人的兴趣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推送更多符合年轻人审美和需求的内容,本地文化与潮流元素的融合能更好地传播地方文旅。数据显示,在集聚年轻人的抖音平台上,金华文旅短视频大赛话题#浙里浓缩是金华的总曝光量超1.1亿次,参与视频超1.4万个,其中9个爆款视频点击量超百万。
城市与青年的双向赋能
文旅出圈,城市出彩,不仅需要资源的支撑,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青春的活力。善用年轻人的“热情接力”,必须深入了解青年群体,创新游玩体验,这样才能在蓬勃发展的文旅舞台上,留住青春的脚步,赢得发展的机遇。
第一次到金华的广东汕尾小伙宋志豪,拍摄的短视频《邂逅一座城,水通南国,气压江城》凭借电影质感的画面拿下流量首位。宋志豪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是一名旅行摄影师,大学期间拍过很多旅行短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但这则以金华山小冰岛为主角的视频位居其账号流量前列。
“这是小冰岛独特景色带来的加持。”宋志豪说,走过那么多城市,金华文旅带给他的印象很深。“我去了金华山、婺州古城、兰溪游埠等景点,每个地方带给我的感觉都不同。”他打算在今年二刷、三刷金华,解锁更多美景,而在他的抖音留言区,不少陌生网友成为金华文旅的“自来水”,向他取经“在金华拍大片”的旅行攻略。
殷硕函认为,激活大学生群体参与城市文旅代言是一种极具前瞻性的创新策略,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短期流量提升,更对文旅产业生态构建和城市品牌年轻化转型有深远意义。“这种创新本质上是城市与青年的双向赋能,城市获得活态的内容生产力和传播节点,学生群体则获得实践平台与文化认同感。”
通过一场比赛,让更多大学生自发成为金华文旅的代言人。它带来的不仅是受众群体的流量年轻化,也通过年轻人的主动发声让金华文旅、城市形象进一步年轻化,形成能和年轻人同频的品牌影响力。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我市接待全域游客474.6万人次,从年龄构成看,年轻态特征明显,其中23~45岁为主要游客群体,占比53%;17~22岁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来金旅游新生力量,达到近20万人次。 本报记者 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