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社区

小作坊架起家门口的共富桥

3月17日上午,在婺城区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共富工坊内,几名居民正专注地做着手工活。

30多岁的钱先生几乎每天都会到共富工坊做手工活。几年前遭遇事故、腿脚不便的他没法出去打工,“整天在家里待着,看着父母年纪大了,却要为我劳累,心里不是滋味”。钱先生说,家门口有了就业岗位,能赚点生活费,不仅父母觉得好,自己心里也舒坦。“活很简单,做着不累,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他说,在共富工坊还能接触到不少朋友,心情也变好了。

在这个共富工坊,手工活加工种类丰富多样,有手工艺品制作,也有配件加工、包装等。杨思岭社区妇联前期对社区内妇女、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了解到不少妇女因需要照顾家庭,难以外出工作;一些残疾人行动不便难以就业,但又渴望增加家庭收入。针对这一情况,社区与多家企业积极对接,最终成功引入适合妇女、残疾人完成的手工活加工业务。社区妇联还专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授课,从基础的手工技巧到复杂的工艺步骤,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指导。

本报记者 吴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