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 个性化 一站式
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助你好眠
今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呼吁大众关注睡眠质量对整体健康的核心作用。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健康的基石。然而,由于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等种种原因,很多人忽视了睡眠的重要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睡眠障碍,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现阶段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睡眠障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学科联合 个性化解决失眠困扰
为了给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一站式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2024年11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应运而生。中心由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肥胖减重代谢中心、中医科、针灸推拿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共同合作,主要开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夜游症等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成人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双相情感障碍、早期精神分裂症及各种情绪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心自开诊以来,已经为不少睡眠障碍患者缓解了睡眠困扰。
今年35岁的叶先生入睡时打呼噜的声音很大,打着打着突然就不出气了,停顿数秒甚至数十秒后,才随着一声很大的呼噜声又打起鼾来。在妻子的一再催促下,他来到金华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接诊医生结合其体重超标等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睡眠治疗方案。首先,由肥胖减重代谢中心结合运动、代餐减肥。但由于叶先生平时应酬较多,减肥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叶先生进行睡眠监测和相关检查,发现他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由咽腔狭窄引起。随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通过手术进行矫正,叶先生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到改善,妻子的睡眠困扰也解决了。
无创优先
失眠治疗手段多种多样
什么是失眠?
失眠,医学上称为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到足以影响日常生活的状态。失眠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目前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使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科睡眠和生物节律研究中心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个体近一个月内的睡眠质量。该量表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群体,涵盖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障碍七大维度。连续一个月每周≥3天出现上床30分钟无法入睡;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在睡眠过程中夜间醒来次数≥2次,醒后难以入睡,即可判定为失眠。
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王晓翔告诉记者,中心自开诊以来,接待的患者涵盖各个年龄层。主要有以下这几类群体:第一类是初高中学生,他们因学业压力大、家长期望高、心理负担重引起焦虑、失眠;第二类是年轻人,因为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打游戏、刷视频、追剧等扰乱生物钟引起失眠;第三类是中年人,往往因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导致失眠;第四类是老年人,失眠主要和各种病症相关。上述类型中,多数人为失眠易感人群。平时有点风吹草动就睡不着,反复睡不好。
上个月,一名50多岁的患者因饱受失眠困扰来到睡眠医学中心就诊。患者曾因胸闷、焦虑等症状在外反复住院,服用抗焦虑药物后,病情迁延不愈,每晚都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很容易惊醒。王晓翔接诊后,和患者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并做了相应的心理测评,发现其焦虑症状并不严重。后对患者进行失眠认知行为的指导以及经颅磁刺激治疗并结合辅助睡眠药物,综合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很大改善。现在她只需吃半颗安眠药就能入睡。王晓翔满怀信心地表示,后续坚持治疗,有望让她摆脱安眠药。
据了解,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无创的神经调节手段,通过经颅磁刺激仪(TMS)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的电生理活动,优化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除经颅磁刺激仪外,目前该中心还拥有多导睡眠监测仪器(PSG)诊断设备,以及VR治疗仪等多项省内先进的治疗设施,能开展对各种睡眠障碍的监测、评估和干预,并提供专业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心理治疗。
前不久,睡眠医学中心还发起了“2+5+5睡眠改善训练营”活动,向社会免费招募20名睡眠体验官,以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VR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为基础,帮助失眠患者自我学习应对和调控失眠的方式。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中心都安排体验官们进行了焦虑、抑郁以及睡眠指数的测评。医生通过细致沟通,结合三次心理问卷测评分数来判断体验官们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并提出个性化的睡眠治疗方案。经过治疗,参与者的睡眠障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令人欣喜的是,睡眠医学中心除了先进的西医治疗手段外,还设置针灸治疗模式,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多模式为患者解决睡眠难题。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盛有根介绍,针灸治疗失眠有悠久历史,从《黄帝内经》采用“调卫入阴”治则,经过不断传承和创新,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临床诊疗体系。现代研究认为,针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激活肠道—脑轴系统,抑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等途径,提高睡眠质量,具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国际认可的睡眠障碍解决方案。
目前全球已有42个国家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失眠纳入针灸优势病种目录,美国医师协会(ACP)《慢性失眠治疗指南》更将针灸治疗失眠列为A级(最高级别)推荐方案,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可使73%的患者延长深度睡眠周期,效果明显,且无药物依赖性。
去年底,一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前来就诊,称3个月前因左耳突发耳聋,在省级医院治疗后听力基本恢复正常,但耳鸣持续存在,导致入睡困难,夜间醒来3次以上,醒后很难再入睡,睡眠总时间不足2小时,导致日间头胀、急躁及容易发怒等症状,无法正常上班。1周前在外院连续口服安眠药,但症状无明显改善,无奈之下,她找到金华市人民医院,希望借助针灸调理改善睡眠。结合患者肝火扰心的证型,盛有根使用补泻跷脉+理肠健脑+泻肝宁神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首次治疗后,患者当晚就能睡3个小时,耳鸣减轻;隔日一次,治疗3次后,晚上能睡5个小时,日间功能损害明显好转,并停用安眠药;每周治疗3次,4周后晚上能睡6个小时,耳鸣基本消失,患者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上班。
据了解,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包括毫针、艾灸、耳针、埋线、拔罐、中药外敷等。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失眠需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失眠有肝火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脾肾阳虚等常见证型。如果是脾肾阳虚型患者,可以使用灸法,起到温阳安神的作用,但对于肝郁化火、肝火扰心的患者,使用灸法反而会导致火气更旺,加重病情。
盛有根是首届金华市名中医。2021年经市卫生健康委批准,金华市盛有根名中医工作室正式成立。多年来,盛有根带领团队在针灸治疗失眠领域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针刺补泻跷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补泻手法。他认为,通过先补阴跷脉照海穴,再泻阳跷脉申脉穴,能够有效调节跷脉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并重的发展理念,《针刺补泻跷脉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失眠疗效及对血清5—HT、DA影响》成功获得市级中医药研究项目立项,有助于推动针刺补泻跷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为更多失眠患者带来新希望。
一直以来,金华市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始终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推出新举措,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睡眠医学中心整合多学科力量,力求破除睡眠医学领域临床诊疗方面的难题,进一步推动不同学科开展疾病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让更多学科实现跨越发展。该中心的成立,也是医院充分发挥专科优势,探索以疾病为中心诊治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今后,医院将持续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和优质医疗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刘颖/文 记者 李建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