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从南到北 一天最多骑行188公里

六旬大爷骑行人生

坐飞机,从广西到黑龙江,大概需要6个小时。如果是骑行,需要多久呢?

磐安县新渥街道仰头村六旬大爷马英明进行了实操。前阵子,25岁就到海南闯荡,与妻子做装修工作至今的他给自己放了假,骑自行车从广西出发,想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寻找新鲜感。

2月19日,马英明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准备许久的骑行计划:从广西东兴出发,目的地是黑龙江漠河。一辆山地自行车,一面红旗,一个装着车轮内胎、气筒、扳手、一次性雨衣和几件换洗衣物的背包……简简单单的行李,他便踏上了一个人的骑行之旅。

“这段时间,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骑行9小时,到今天已骑行3800公里。”3月23日,马英明到达江苏省连云港市。说起这次骑行,马英明整个人充满了朝气。从出发开始,每天以每小时15至18公里的配速骑行,他一天最多可骑行188公里,和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

为了让骑行按计划推进,马英明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晚上不骑车,按时休息,确保每一天都活力满满。与此同时,每天晚上,他都会先做好第二天的攻略。走哪条路、在哪吃饭、天气如何、骑行距离……大至整条线路规划,小至每日骑行距离,他都一一安排妥帖。“一路上,我没有摔倒,没有爆胎。”马英明自豪地说。

“为什么要选择长途骑自行车旅行?”凡是车轮碾过的地方,总有人会问马英明这个问题。“这是一次自我挑战,也是一个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马英明说,骑自行车旅行一路上能体验到与众不同的风景,住青年旅社、沿街旅馆;吃街边特色美食;俯瞰广阔茶园;欣赏缥缈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岛屿和古塔;呼吸迎面咸湿的海风;感受山路寂静;体验车马喧嚣……“虽然是一个人,但别有风味。你看,我的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为我加油打气。”马英明笑着分享。

“这是我第二次长途骑行了。”在2022年,马英明曾完成从成都到拉萨2160公里的骑行。一路上,他途经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两腿不停地蹬,咬着牙经历高反、掉发、鼻腔出血、车轮爆胎的“崩溃路线”。“很痛苦,但也很珍贵。”骑行2000多公里后,享受到挑战自我的乐趣,马英明更加热爱这项畅游天地间的运动。

这么长距离的骑行,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英明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开展了两次,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常年跑步。

今年是马英明跑步锻炼的第19年。接触跑步之前,马英明也曾醉心于打麻将,不仅每天输钱,而且身体日渐发福。为了改变自己,马英明转变爱好,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跑步。1公里、2公里、5公里,甚至10公里、20公里,他循序渐进,一跑就是19年。

在这19年里,马英明除日常锻炼外,还时常与跑友参加马拉松比赛,到目前为止,他参加了80余场马拉松赛事,其中光脚就有50余场,同行人称他为“赤脚大仙”。也正是一次次的奔跑,让他的身体非比寻常,能在一次次长途骑行中坚持下来。

“别人总爱打趣我,说我在运动上投入大把时间、金钱,有些浪费,但我乐在其中。”马英明表示,骑行看似没什么用,却是锻炼身体的良方,更是追寻梦想的途径,弥足珍贵。如今,马英明从事装修工作,旺季时全身心投入,好好做工;淡季时便开启自行车旅行,或参加马拉松。忙碌与自由交织,充实而多彩。

“无论是自行车还是马拉松,我都会坚持下去,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不会停。”经过短暂休息的马英明,第二天又将跨上自行车,向下一个目的地前进。

磐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莉萍 周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