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4版:妈妈的加油站

面对儿童语言暴力 做好引导教育是关键

吴文元,金华市机关幼儿园年级组长,一级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0余载,曾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市级机关优秀团干部、市优秀团员、婺城区优秀教师、婺城区优秀班主任、婺城区最美教师提名、婺城区优秀备课组组长等称号。多篇论文和课题在省、市、区获奖,担任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第二批重点教材《简笔画基础和应用》副主编。

家长们如有育儿问题,可以扫码提问,我们会选取部分问题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笨蛋、滚开、打死你……”当孩子稚嫩嗓音里迸发出攻击性语言,作为家长就会有困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说这种话?其实,语言暴力在幼儿阶段并非个例,这些充满攻击性的语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密码,关键在于家长如何正确引导。这些看似激烈的表达背后,隐藏着孩子特殊的心理发展需求。

一、了解孩子语言暴力的真相

孩子的语言暴力是其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他们正处于语言爆发期,但分辨能力不足,缺乏成熟的筛选机制。

●模仿学习行为

孩子的语言发展快,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话,可能是动画片、其他小朋友,甚至是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比如有的孩子突然说“打死你”,其实是模仿了某个游戏或视频里的台词,并没有真正理解含义。

●社交边界探索孩子

发现某些词能引起强烈反应(比如大人惊讶、生气),就会反复使用,以此测试社交边界。比如故意对妈妈说“你是坏蛋”,观察妈妈的反应。

●情绪表达困境

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弱,当感到愤怒、委屈,遇到挫折时,往往用语言暴力来传递更深层的情绪诉求。比如玩具被抢时大喊“我讨厌你”,其实是想说“我很生气,请还给我”。

二、应对孩子语言暴力的措施

语言问题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当孩子出现语言暴力行为时,家长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纠正。

●观察判断

冷静观察,理性判断孩子出现语言暴力的原因。用低声温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耐心询问,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用共情式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教育引导

明确告诉,语言暴力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同时,教育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教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数数、角色扮演等。

●净化榜样

以身作则,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语言暴力。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环境净化配合语言榜样,重建孩子的表达系统。

语言暴力不是道德缺陷,而是成长必经的试错过程。孩子的语言暴力往往是阶段性的,每个不当词汇背后都藏着成长密码。放下“暴力标签”的焦虑,将其视为教育契机,帮助孩子在语言试错中构建健康的情感表达模式。如果孩子的语言暴力出现伤害他人还感到得意;伴随打人、摔东西等行为;长时间无法调节情绪等,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儿童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干预。通过理性引导,家长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表达模式,将语言暴力的“危机”转化为情感教育的“契机”。 记者 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