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康:用科技之翼守护道路平安
记者 蒋秀丹 通讯员 董剑浩
在兰溪街头,一架警用无人机如轻盈的飞燕穿梭于车流上空,时而盘旋喊话疏导交通,时而精准定位突发警情。它的操控者,是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兰江中队的90后民警卢志康。
1994年出生的卢志康,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2019年被分配至兰溪市公安局看守所,2023年调任至交警大队。从警6年、扎根交管一线两年,这名“空中交警”用无人机技术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新动能,以“科技+实战”的创新模式,织就了一张智慧交通的安全网。
从“兴趣”到“王牌飞手”:用科技赋能交通管理
“第一次接触无人机时,光是遥控器上的按钮就让我眼花缭乱。”回忆起与无人机的初次相遇,卢志康坦言“压力山大”。但凭着爱钻研的劲头,他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练习飞行技巧,从精准悬停到航线规划,从应急返航到实时图传,硬是将爱好打磨成专业。2023年,他考取警用航空器驾驶证A证,两年内执行无人机任务300余次,成为兰溪交警队伍中当之无愧的“王牌飞手”。
“过去巡查全靠两条腿,现在有了‘空中交警’,效率提升不止一倍。”卢志康的感慨背后,是他主导推行的“无人机+”数智管理模式。通过无人机高空巡查,他不仅能快速发现事故隐患,还能实时传输画面至指挥中心,联动地面警力迅速响应。2024年3月,兰溪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他操控无人机全程护航,高效监控赛道周边路况,确保了赛事“零拥堵”“零事故”。
空地联勤:为生命争分夺秒
“警察同志,我同事突发脑梗,急需送医!”3月19日早高峰,市民贾女士在拥堵的环城北路上挥手向空中的无人机求助。卢志康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面用无人机喊话引导车流让行,一面将实时画面同步至指挥中心。仅3分钟,交警铁骑便抵达现场,在无人机的精准指引下,原本15分钟的路程缩短至6分钟,为患者抢回“黄金救治时间”。
卢志康深耕“空中交警”品牌,围绕“警情处置快一秒,群众安全添一分”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警医联动、空地联勤、平安联创”工作模式,已通过无人机联动应急救治重伤员55人。
路长制+无人机:织密校园安全网
作为兰花路的“路长”,卢志康管理的路段涵盖6所中小学,上下学时段拥堵问题曾让师生家长头疼不已。为此,他将无人机与“路长制”深度结合:通过高空航拍划定4条微循环路线,设置6个无人机驻点,高峰期实时喊话疏导车流。同时,利用无人机高清镜头排查路口隐患31处,推动相关部门完成整改,彻底疏通道路“毛细血管”。
治理成效立竿见影:兰花路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37.1%,涉学生事故“零发生”,通行效率提升40%。“以前接送孩子要堵半小时,现在10分钟就能通过。”家长们的赞许,是对卢志康“科技治堵”的最佳肯定。
从看守所民警到交警大队骨干,卢志康的成长轨迹始终与“创新”紧密相连。他主导开发的“无人机+路长”智慧管理系统,被列为兰溪公安改革重点项目;他总结的“高空巡查—数据分析—精准整治”闭环模式,成为基层交通治理的范本。因表现突出,他连续获评“兰溪市优秀公务员”“四星民警”,但他更看重的是群众的口碑:“科技是手段,守护平安才是初心。”
如今,卢志康正着手研发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计划通过AI算法实现交通违法智能识别。“只要能让道路更安全、群众更满意,再难的技术攻关都值得。”这位90后“飞手”的目光中,闪烁着科技强警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