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守护者 为伴夕阳霞满天
在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护理院,从第一缕晨光照进窗户,就有一群人穿梭在老人的房间不停忙碌着,她们就是养老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爱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身心。这次,记者走近这群晨光里的守护者,体验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感受她们平凡中的伟大。
光有力气也没用 找到窍门才能轻松服务
换上工作服,我急忙前往5楼,寻找今天的师父——44岁的护工张容。
“512房间的周奶奶摔倒了,快去看看。”收到通知,张容和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老人房间查看具体情况。原来,夫妻俩吵架拌嘴,周奶奶不小心摔倒在地,徐爷爷费力诉说事情的经过,但他听力不大好,我们只好拿着一块小黑板,在上面写字与老人沟通。周奶奶的腿脚一直不方便,我们决定带她去楼下的医疗室检查看看。
将老人抬上轮椅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我平常有健身的习惯,可是面对老人还是有些犯难,生怕哪个动作拉扯到了老人,导致他意外受伤。当我尝试先将老人的左胳膊抬起时,张容立马制止我,并给我做了示范,“你看,先这样,要先把轮椅刹车固定好,与床铺呈45度角摆放,像我这样面对老人,右胳膊穿过老人的腋窝,左胳膊环抱住老人的身体,右脚要放在老人脚的前面,防止老人摔倒。”
按照师父明确的操作指令,我一步步学习,并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于是大胆上手,却发现老人的身体沉重、绵软,力道大小、发力方向都很难把控。在张容的帮助下,我总算把老人安全搀扶到轮椅上,却已“暴汗”。转头看张容,她熟练地放好轮椅的脚架,将老人推到门口,门框有些窄不好推,她说:“这里要抬一下轮椅的,不然会卡住。”我们一起推着周奶奶下楼检查,确认检查结果正常,张容又带着我赶到别的房间。连着服务好几位老人之后,她依旧气定神闲,“服务老人不是有力气就能干,这里头有很多窍门,咱们慢慢学”。
好不容易等待空闲下来,我赶紧向张容请教:“你看着身材瘦小,怎么可以轻松扶起跟自己差不多重的老人?”张容说,要善于运用关节的力量,她让我坐在椅子上扮演老人,只见她微微屈髋,用膝盖抵住我的膝盖,胳膊穿过我的腋下固定住躯干,再用腿部发力,轻松地让我站立起来。
与老人长时间的相处,还让张容练就了“火眼金睛”。“我能看出老人今天与昨天有何不同。”张容自豪地讲,她照顾着一层楼的老人,并且要知道每一名老人的身体状况,最麻烦的或许是听力、语言有障碍的老人,他们有病痛不能说,只能靠比画。“我现在大体能懂老人们想表达的意思,比如指指牙,那应该是牙疼了,就会找医生来帮老人看看。”张容笑着说,当看到自己被需要时,内心其实很有成就感。
是工作也是家,以心换心最重要
刚上岗,张容就给我列出一长串任务清单:做操、锻炼、户外活动等。我们带领老人做健康养生手指操,跟随动感十足的音乐老人们运动起来,我在一旁观看,发现这个操学起来动作简单,主要是按摩肩膀、头部以及面部。跟着观摩了之后,我尝试着承担起“领操员”的角色,有时老人记不清动作的具体内容,我蹲下身来细声指导。当看到他们给予我温暖善意的微笑时,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天气好的时候,我就带着老人到户外活动,偶尔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训练或者练习,帮助老人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张容笑着说。
锻炼环节之后,我们带领老人做一些互动游戏,今天是唱歌会。我们给每位老人发放一本歌词,第一首唱的歌是《团结一心》。“我们姐妹兄弟,团结在一起,夕阳红最美丽,安度晚年要珍惜。”老人们的歌声嘹亮浑厚,护工张容对我说,这首歌是院里的老人许广平创作的,他平常就喜欢写点诗词,文采斐然。我找到许广平,好奇地问他创作的缘由。今年94岁的许广平唱起歌来仍然中气十足,他告诉我,这是去年重阳节,为老人朋友欢聚在护理院有感而发创作的,写诗对他来说,是一种锻炼身心、益智健体的方式。
天气不错,我们推老人出去晒太阳。我和他们聊起家常,发现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女儿也在金华上班,跟你一般大,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我的。”阳光正好,微风徐徐,我推着老人在花园旁转了几圈,唠唠嗑聊聊天,也是一种互相治愈。
“奶奶有需要帮忙的吗?”在电梯里碰到其他老人,张容亲切地问候她们,在这里,她仿佛是一个大家长,老人们有需求会找她,有烦恼了也会找她。今年是张容与这些老人相处的第10年,拖地、刷碗、铺床,这些都是她的工作。“老小孩,老小孩,照顾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张容说。
除了体力的消耗,护工们还要承受不少的心理压力,张容说,由于上了年纪,很多老人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有些人会很快忘记自己做过的事情,比如忘记吃过药、吃过饭;有些老人失聪、失明后,警惕意识特别强,很难信任他人;有些老人因为各种事情焦虑,怎么哄也哄不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心换心,老人们会慢慢信任你,把你当家人。”张容说,每个老人都度过了独特的一生,他们需要有人懂他们,理解他们的行为、心情,学会他们习惯的说话方式,包容他们的小脾气。“养老护理院工作虽然类似家务,例如擦身体、剪指甲,照顾老人衣食住行,但护理员不只有生活护理,还有心理护理、疾病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全方位的照顾。”
记者手记
下午4点,张容交班,我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问我,感受如何。我说:“累但幸福着。”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花园里和奶奶聊天时,奶奶说:“这里的人都很好,我在这里很开心。”奶奶90岁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她一直都很照顾,奶奶拉着我的手唠了很多家常,临走时还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啊,小姑娘。”
正如张容所说,这里是个大家庭,大家都是“亲人”,她们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用无私奉献的心为老人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托起最美的夕阳红。
本报记者 张丹楠/文 张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