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微视界

文章导航

7年打造2000多平方米花园

巧手栽花 院落成画

@花团锦簇:老舍说过,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在永康,有个养花达人施华英,7年时间,在家里打造了两个花园,一座1500多平方米,一座450多平方米。梦里想过的诗意生活,在她家统统都实现了。

想让花草拥有“高颜值”需要用心培育

施华英从2018年开始种花,当时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所以周边爱种花的朋友就建议她种些花草,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陶冶情操。

正好,家里的厂房有个1500多平方米的露台,施华英就将其规划成一个露天花园,并取名为“Lois Garden”。那段时间,施华英看到喜欢的花草就买,一整车一整车地往花园拉,多的时候,一共种了300多株月季、20多株铁线莲,还有50多株绣球。

半年时间,她就把700多平方米的前花园绿植都换成了花。她把前花园打造成日系风,后花园800多平方米打造成田园风。除了月季、铁线莲、绣球,还种了灌木、种球类、草花,如美女樱、虞美人、角堇、毛地黄等。

想让花朵拥有“长寿命”和“高颜值”,需要用心培育。配土、播种、修枝、浇水、施肥、打药……她形容自己经常灰头土脸,蓬头垢面,手指、手心和手背被花刺刺到是常事。还有夏天浇不完的水,秋天播不完的种子,冬天怕花草受冻,一年里有三季只为春天一季的繁花似锦而忙碌。即便如此,施华英仍觉得流过的汗,变得粗糙的双手,还有被太阳晒黑的脸,都因鲜花的盛开而变得微不足道。

为了造园,施华英看了很多书,还关注了一些国内外园艺大咖,结合自己花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她的造园心得是花不在多,适合自己花园的最好;色不在艳,让自己的花园看着和谐就行。多种植物间的和谐、搭配、线条还有立体感更为重要。

花园里有很多小巧的摆设,花器、小摆件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铁艺制品,精致感满满,这些都是施华英淘来的。为了打理这个梦幻花园,这几年施华英很少出远门,最大的乐趣就是照料这些花花草草。

有了打造1500多平方米露天花园的经验后,2023年,施华英又将家里的院子,打造成一个450多平方米的花园。

在一方阳台上实现自己的“诗与远方”

最近正好是郁金香的盛花期,施华英之前在花园里播种了1000多个郁金香种球,包括肉色印象、新圣诞、蜜月、银云等1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各具特色,比如银云,花瓣透亮,花期比一般郁金香要长,花秆还是紫色的。

前段时间,她去了德国,在8天时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自己种的花花草草。她说,自己种的花,就像带的孩子一样,它们的每个阶段她都不想缺席,尽管出国的这段时间无法现场观花,但她还是经常让在家里的丈夫拍视频给她看。

在施华英的朋友圈里,记录最多的就是花草的成长,它们的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她的“少女心”。

每到盛花期,施华英会邀约朋友到家里赏花、拍照,还会为自己厂里的员工组织赏花会,与更多人分享赏花的喜悦。在她自己实现鲜切花自由的同时,她也常常会将花枝剪下繁殖后,赠给亲朋好友。如果大家在养花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要拍一张照片给她,她就会耐心给出建议。

虽然郁金香季快要结束了,但是接下来等着她的还有月季、铁线莲、绣球、蓝雪花、百日草……

近年来,我国家庭园艺市场蓬勃发展。施华英说,家庭园艺本质是一种“情绪产品”,植物的旺盛生命力对养花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情绪调节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家庭园艺,在一方阳台上实现自己的“诗与远方”,拥有一个更开放的,与植物、昆虫和鸟类共存共享的城市空间。

日复一日,在施华英的影响下,现在她周边的不少朋友也都开始种花。从传统园艺里的假山鱼池、大片草坪慢慢走出来,做了新的尝试。施华英说,未来她打算继续引入新品种、完善花园的布景,她也希望能把“爱养花爱生活”这种美好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 吴越悦 文/摄


网站简介 | 公司简介 |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