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华晚报》共同度过30个春秋
光阴似箭。1995年7月13日,《金华晚报》创刊,我订阅报纸成为一名忠实读者,从此与《金华晚报》共同度过了30个春秋。
30年来,《金华晚报》与时俱进,贴近民众,办得接地气。《金华晚报》不断探索,力求创新,不断开设新颖专版和专栏,不仅及时传递各类信息,还大量介绍情感交流、医药卫生、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真可谓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金华晚报》为适应社会实际和需求,2021年创新策划推出《晚晴》专版,为老年读者增加了一处有益的精神家园。这是我每次收到《金华晚报》必然先读的版面。每当我从专版上看到一位位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成、老有所乐等生动事例时,都会深受鼓舞。于是,我也振作精神,经常提笔向《金华晚报》投稿,编辑们精心编发了不少我的散文、随笔、诗歌和书画篆刻作品,让我十分开心,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很感谢《金华晚报》理解、关心、爱护我们老年人,感谢《金华晚报》一直鼓励和支持我进行文艺创作。回想过往,很多情景令人难以忘怀。例如至2016年10月,离岗退休回家四年的我,完成了1200多方篆印的刻制创作,《金华晚报》记者赵如芳知悉后前来采访,刊载《74岁老人退休四年刻出1200多方作品》的长篇报道。
此外,2017年6月,我编著的列入《老金华的记忆》丛书的《老童戏》一书正式出版,《金华晚报》连续进行了报道,极大地鼓舞我继续为搜集整理金华民俗资料,抢救、发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辛勤工作。还有令人难忘的是,《金华晚报》的编辑、记者们都很热心、细心。2021年9月上旬,我在《金华晚报》记者叶骏的热心帮助下,在教师节完成了向母校金师附小教师们赠送书法、篆刻作品的意愿,《金华晚报》头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2021年12月初,我在《金华晚报》读者微信群里晒出了自己创作的银杏叶书法和银杏叶贴画等特殊作品,引起了记者姚艳霞的关注,她在当月10日的《金华晚报》头版头条以《玩出雅趣》为题进行了报道,鼓励本人继续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不断发现无穷无尽的美好,从而创作出富有情趣的作品。
最后,我诚挚祝贺《金华晚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
(程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