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造到“智”造
“税务杠杆”撬动机器人产业大发展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机器人首次与人类并肩跑步;泰山风景区,机器狗驮着半人高的储物箱在陡峭山路上“健步如飞”……作为数实融合的新交汇点,今年以来,机器人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金华市税务部门积极引导机器人产业合规经营、依法诚信纳税,推动机器人产业驶向蓝海。
信用赋能 激活机器人产业“神经中枢”
作为全省机器人应用领域头部企业,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制造企业成套自动化数字化设备、产线方案设计与落地的数字化服务,擅长帮助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被客户称作“哆啦A梦的百宝袋”。
“多数工业机器人设计出来后,不能单独解决问题,必须集成到生产线中才能完成系列动作,实现机器换人。”硕和机器人企业负责人洪灵表示,他们的拿手绝活是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系统,将激光传感器、工业相机、物联网模块等“器官”与不同生产体系连接,让设备实现联动,打造行业专属的数字化生产线,“这样,各种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才能走进工厂,走上生产线,转化为实际产能”。
企业创新“智造”承载的硬实力,离不开税务服务的“软支撑”。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增值效应,持续创新纳税信用应用场景,探索建立重信守诺激励机制,搭建“1+1+N”银税企沟通渠道,对企业信贷需求进行智能集成分析,着力破解“贷给谁、找谁贷、贷多少”的银企难题,为企业研发生产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税务部门协同建设银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优惠方案,企业获得了500万元纳税信用贷款额度,且利率下降了0.5%。”洪灵介绍,“充足的资金缓解了我们研发投入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迈向精密智造。”
作为企业合规的一个重要方面,诚信纳税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地税务部门将继续深化“税银互动”,不断完善纳税信用评价管理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纳税信用修复、纳税信用补评复评等举措,扩大诚信纳税的“乘数效应”,持续厚植依法纳税、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
靠前服务 拓宽机器人应用“新赛道”
敬礼、握手、举起盾牌……在铁路金华站内,全副武装的“机械战警”跟随着警员展开巡逻,它们灵动的“眼睛”能实时关注人流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互动为乘客答疑、引导。“巡逻机器人可进行实时监控,也具备语音交互的功能,除了问询答疑之外,还可以通过喊话对现场起到震慑作用。”浦元(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唐杰介绍,除了自主巡逻导航外,这些机器人还可以实现视觉识别、对话引导、一键报警等。
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从最初的毛坯厂房到现在拥有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浦元科技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刚成立时,会计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还不熟悉,税务部门靠前辅导,不仅为我们梳理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留抵退税等政策要点,还针对发票保管的不规范操作进行了风险提醒,帮助我们规避涉税风险。”
为助力辖区内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金华市婺城区税务局以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为契机,组建“税管家帮帮团”前往企业园区,提供专题政策培训和操作指引,以税企沙龙的形式研讨企业在填表、申报、台账等方面存在的涉税风险点,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
如今,随着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投入使用不断“被看见”,浦元(浙江)科技有限公司除了在公安警用、应急消防、巡查巡逻方面大量投入,还计划制造出更多民用机器人,让它们从高新制造业到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助推机器人产业走向星辰大海,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科创力量。
精准滴灌 厚植机器人企业成长 “新沃土”
在永康市主城区,经常能看见白色的环卫机器人有序执行清扫、洒水任务。这些来自浙江酷移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城市美容师”可以360°感知周围环境,自动启动作业、自主规划路线、自主感知行人并进行避障,作业完毕后还会自动返回充电站充电,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目前,我们已经在永康城区投放了20多台自动驾驶环卫装备和170多台新能源装备。”浙江酷移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鹏介绍。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浙江酷移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厂房、新的生产线都在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现金流管理是企业现在面临的首要难题。永康市税务局靠前服务,组建“税企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调研,针对其初创期投入大、成长期扩张快、成熟期落地慢等特点,为企业定制了“一企一策”全生命周期服务,精准有效推送政策文件、操作指引和风险提示。
“税务干部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为我们梳理了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演示了系统操作流程。”公司财务负责人祖思佳表示,税务部门的滴灌式服务,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办税成本,更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我们正加速推进新能源自动驾驶洗扫车的量产,税务部门在政策落实和风险防控上的支持,让我们在拓展全国市场时更有底气。”
永康市税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税企直通车”机制,针对机器人制造企业推出“政策找人+风险预警+要素对接”一体化服务,助力更多像浙江酷移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样的科创企业在“智造”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陈湘媛 董心怡 吴灿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