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采药廿余载
“草药婆婆”暖邻里心
昨日,一走进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上横塘村的何德仙家,就看见她在忙着晾晒草药。“这是金刚藤,可以祛湿气,是个宝贝呢。”她指着放在筐里的植物,如数家珍。
何德仙今年67岁,是乡里乡亲口中的“草药婆婆”。她虽然不是医生,却熟识上百种草药,20多年来坚持免费为村民提供药材,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着一方健康。
何德仙与草药的缘分,要从她14岁那年说起。一次,她的妹妹突发高烧,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焦急的她想起曾在书中看到一种草药可以退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独自上山采摘,煎水喂给妹妹。奇迹般地,妹妹的烧退了。从那以后,何德仙便对草药的神奇功效着了迷。“边看书,边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一种一种认,一种一种试。” 凭借这份执着与认真,原本高中毕业的她不仅自学考出了大专文凭,更熟识了上百种草药。从那之后,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或跌打损伤,何德仙总是热情地配好药材相送,有时还亲自送上门。
为了采集最新鲜的草药,何德仙养成了凌晨上山、夜晚归家的习惯。山路崎岖难行,她却从不叫苦。“有些草药长在荆棘丛中,手被划伤是常事。”她抬起手,记者清晰地看到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那是采药留下的印记。
2016年,她在家中一楼打造了两间熏蒸房。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村民们的“健康驿站”。蒸腾的药雾中,大家舒展酸痛的腰背,驱散暑气。
尽管何德仙的草药帮助了许多人,也有人质疑“土方法”的科学性。对此,她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大病一定要去医院,草药只能辅助调理。能帮到大家,我就很开心了。”
本报记者 卢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