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新闻

陌生电话多留意 警惕冒充公检法行骗

“警察同志,我外孙女好像被骗了。”近日,兰溪市公安局马涧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李阿姨报警,称正在上四年级的外孙女小林拿了自己手机后,一直躲在房间里不愿出来,李阿姨多次敲门询问,都只得到小林含糊的回应。

半小时后,小林走出房门,支支吾吾地向她询问银行密码。察觉到异常的李阿姨翻看手机,发现小林竟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3000多元钱转到了另外一张银行卡中。李阿姨怀疑小林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便急忙报警求助。

接警后,值班民警郭超航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了解后得知,小林在刷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个陌生的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XX市公安局民警”,称在网络巡查中发现小林父母存在违法行为,将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一听对方是“警察”,涉世未深的小林根本来不及多想,就急忙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续视频通话中,对方表示要对小林家的资金进行核查,要求她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分批将账户里的钱转到指定 “安全账户”,还威胁小林若不配合,就立即抓捕她的父母。同时,对方还以 “保密调查” 为由,要求小林删除聊天记录。

在恐惧与慌乱中,小林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将卡里的钱转到数字人民币账户中。就在小林询问银行密码要向“安全账户”转账时,幸亏李阿姨察觉到异样及时报警,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开展劝阻工作,3000多元才没有被骗走。

“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诈骗分子通常在社交软件上冒充公职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相恐吓,诱骗受害者转账实施诈骗。”郭超航现场普及了此类诈骗,并表示真警察绝不会通过电话、QQ等社交工具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小林这才如梦初醒。

本报记者 季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