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消费取消“仅退款”
有平台已做出流程优化
日前, 家住市区柳湖花园的张女士最近网购了一包嘉兴大肉粽,结果收到的粽子发货地显示是江苏,宣传页面上的五花肉也变成了小块瘦肉。张女士发起了部分退款申请,被商家拒绝。随后平台客服介入,给张女士退了款,并把顾客评价列入对商家的诚信考核。记者了解到,根据该平台的最新监管政策,以往要消费者申请后平台才会介入,而现在流程提速、优化,以增加顾客满意度。
近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始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目前,各大平台已就全面取消“仅退款”的相关细节和服务进行改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据了解,“仅退款”因电商发展兴起,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却也被部分人恶意利用,出现商家利益受损、市场秩序被破坏等问题。去年7月,淘宝就曾对“仅退款”做出优化,通过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等一系列举措,遏制不合理的“仅退款”,保障合规经营商家的正当权益。这一行业举措的推进,压缩了不合理仅退款的空间,京东、快手等也跟进优化规则。
浙江菁英电商产业园的礼品经营户程程告诉记者,各大平台取消“仅退款”让他松了一口气。之前一些消费者利用“仅退款”规则漏洞,恶意申请退款,给商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经营困扰。现在商家拥有了更多退款处理的自主权,可以平等地与消费者协商解决问题,这让小微商家对未来的经营发展更有信心。
对此,也有市民表示了担忧。家住市区北苑的居民李翔告诉记者,能方便地“一键退款”是对消费者最好的保护,因为个体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退款流程很复杂,需要与商家沟通协商,面临诸多等待时间和证明责任。毕竟恶意退款的消费者是少数,而更多消费者在与商家的博弈中处于劣势,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任何交易市场健康发展都需要公正的规则。在金华市网商协会会长邓宸平看来,《网络直播营销服务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等明确规范相关售后退款流程,开始强调平衡消费者和商家权益。取消“仅退款”是一个契机,倒逼商家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通过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