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周末的守候
爱和陪伴温暖听障姐妹
上周末,16岁的小欣(化名)和13岁的妹妹小佳(化名)又来到东阳市巍山镇的爱心人士金芝仙家中学习声乐课程。这已是两姐妹第19次在周末来到这里。经过社会的温暖帮扶,她们逐渐走出生活的阴霾,拥抱充满希望的明天。
小欣和小佳的父母均为聋哑人,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姐妹俩从出生便面临着别样的成长挑战。由于父母的沟通和照料能力有限,姐姐小欣出生后便寄养在衢州开化姨妈家,直到两年前才回到东阳父母身边。本以为是一家团圆的温馨开始,却不想母亲因病离世,让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瞬间崩塌。父亲因悲痛陷入认知误区,甚至产生极端念头,家庭氛围一度降至冰点。
更令人揪心的是,遗传的阴影笼罩着姐妹俩:小欣在去年被诊断为听力二级障碍,小佳的听力也存在问题。加之小欣因沉迷手机导致学业落后,父女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姐妹俩在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均陷入困境,亟待社会的援手。
去年12月7日,巍山镇民政办、未保站、社志中心工作人员走进这个特殊家庭了解情况。巍山镇未保站第一时间启动个案帮扶机制。该镇爱心人士麻武刚和金芝仙都有教育工作经历,且平日里都有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和志愿服务工作,便主动请缨,提出“周末家庭课堂”计划:每周六邀请姐妹俩到金芝仙家中接受音乐熏陶,周日则由麻武刚开展书法教学。
“第一次见到她们时,很揪心、很心疼。”金芝仙回忆起初次见面的场景仍感慨万千,“她们缺少关爱,希望通过我们的陪伴,让她们感受到被关爱、被重视。”
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帮扶计划迅速落地。除春节假期外,每个周末的上午,姐妹俩都会准时出现在长松岗公交站,乘坐40分钟的公交车,再步行10分钟左右抵达金芝仙家中。从识谱到弹奏,从生涩到流畅,在金芝仙的陪伴下,小欣和小佳在五线谱的世界里找到了全新的自我。周日,两姐妹就到麻武刚家中学习书法。如今,她们的字迹已工整了许多。
除了乐理和书法,金芝仙和麻武刚还特别注重姐妹俩的习惯培养和性格重塑。平日里,他们对两姐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干预和指引。令人欣慰的是,在持续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下,姐妹俩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小欣不再沉迷手机,与父亲的关系也日渐缓和;曾经内向的小佳,如今也会主动微笑打招呼。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宇
通讯员 周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