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公安:授牌“文保警官” 护航文旅经济
5月15日,“何其大哉——兰溪、临海博物馆馆藏精品”书画展在兰溪市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兰溪市政协、兰溪市公安局领导共同为兰溪市“文保警官”工作站授牌,以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稳步发展。
近年来,为积极将服务融入全域传统文化挖掘和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旅融合与城乡协同发展,兰溪市公安局在全市分级分类打造“文保警官”工作阵地,以云山“文保警官”联勤工作站为中心,在黄店、游埠、诸葛、梅江等7个乡镇打造各具特色工作站,通过构建“站点+队伍+机制+科技”“文保警官”工作体系,有效提升文物安全保护水平和文物精准高效管理,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赢”。
多元共治强打击,强化文物安全保障
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兰溪公安强化多元共治,指导重点文保单位完善技防设备,实现对破坏文物事件快速反应、协同作战、高效处置,同时,建立“市公安局—派出所—村(社区)—文保单位”四级“文保警官”体系,市公安局、各派出所“一把手”担任全市、所在辖区的文保总警官,配套选聘“文保警官”138人,并安排执法员不定期进驻工作站开展执法联勤联动,实现全市文保重点点位“一保一警”,进而加强保护古建筑遗址、古墓群工作。
去年12月,兰溪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在黄店镇白露山抓获5名涉嫌盗掘古墓的犯罪嫌疑人。近一年,兰溪公安实现文物犯罪案件破案率100%,重大文物安全事故“零发生”。
群防群治筑网络,共治文旅生态环境
“兰香神州,溪碧钱塘。”兰溪自古以来山水环绕,人文荟萃,两宋时期便被誉为“天下江南”。目前此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中国传统村落20处。
为进一步激发传统韵味和现代活力“文化+”等新业态,兰溪公安在建立“文保警官”工作站的基础上建立“文保警官”队伍12支,发展文保员116人、百姓护宝团558人,培育“文保义警”队伍超300人,其中构建“专业力量+群防群治”互补防护网络,推动共建文物修复实践基地,积极培育本土古建修复工匠,为文物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组建常态化联巡队伍,对文保单位实行“日巡+夜查”全时段管控,形成全域覆盖的立体巡防格局。
创新警务机制,文旅共富谋新篇
保护有方,发展有道。兰溪市游埠古镇、古城天下江南景区、诸葛八卦村、长乐村等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游埠古镇作为“钱塘江上游第一埠”,拥有18处文保单位。为促进当地旅游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留住老味道,用活新空间,游埠派出所主动对接民宿经济发展,开通“民宿业务快办直通车”,联合检查经营环境、指导治安防范,截至目前高效办理民宿业务80余件,助力全域民宿增至66家,有效带动“家门口就业”。
在芝堰古村与渡渎古村,黄店派出所建立的“文保警官”工作站积极助推“严婺古道”“科举”等文化IP开发,通过修复古建筑、引入“古村夜游”“沉浸式研学游”、举办非遗技艺展演等项目,吸引游客及研学团队20余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数万元。
“文保警官”的成立,是兰溪的一项文物管理的创新机制,有效提升文物安全保护水平,有效提升文物精准高效管理。“文保警官”将成为守护文物安全的“移动哨兵”、文物安全的守护神。未来,兰溪公安将继续深度融合“生态、共治、共富”三大警务理念,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公安力量。
通讯员 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