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交通管理

从“经验治理”向“智慧治理”跃升

金华交管:“数智交管”赋能警务实战显成效

俞斌 摄

近年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交通安全治理难点痛点,通过数智技术深度赋能警务实战,创新构建“数据驱动、智能研判、精准管控”的现代化交管体系,推动交通管理从“经验治理”向“智慧治理”跃升,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融合,破题分心驾驶顽疾

分心驾驶是指驾驶时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隐蔽性强、随机性高,长期面临“难发现、难干预、难管控”的治理困境。

日前,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创新与合作大会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指挥中心副主任吴一昊分享了“智能分心驾驶筛选管控”的创新实践,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路口交通组织讲求寸土必争、分秒必夺,而因分心驾驶导致的路口起步延误,可能瞬间抹平信控调优成果,甚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此,金华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全量筛查、数据修正、分类建库、融合计算、动态赋分、分级管控和闭环评估7个步骤搭建“智能分心驾驶筛选管控”系统模型。

“简单地说,就是整合路口信号灯等多元数据,筛选出绿灯延时起步、延时跟车、低速缓行、越线停车等4种与分心驾驶高度关联的驾驶外在行为特征。”吴一昊介绍,通过多元数据碰撞等科学方法,输出“分心指数”进行量化赋分,实现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无感筛选、智能研判、分级提醒、实时评估、精准宣教和动态管控”。

去年7月,首批试点26个路口信号灯和电警数据接入模型应用,日均无感筛查车辆4.5万辆。此外,模型还同步支撑酒驾、疲劳驾驶等隐性违法查处,为交管执法拓展了新维度。

目前,金华公安交管部门已累计研判中高风险车辆5000余辆,发送管控短信11400余条,实地精准处置车辆675辆。试点路段分心驾驶高关联特征行为数量下降27%,警情较模型运用前下降12.7%。

空地协同,提升路面管控效能

在深度应用分心驾驶智能预警模型的基础上,金华公安交管部门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交管动态违法查处,对开车接打电话、违法变道等行为实施非现场取证,构建“空中+路面”协同作战模式。

“车主您好!这里是永康公安‘空中交警’……”日前,永康市东城街道邵宅村路段发生一起轻微车损警情。不到2分钟,现场上空飞来一架警用无人机,拍摄高清画面直接传到事故处理平台进行定责,并喊话当事人快速撤离。

在永康,交管部门通过布设21个无人机巢,形成无人机3分钟覆盖圈,极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事故通行影响,避免次生事故发生,有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

此前,金华公安交管部门利用无人机破解大货车治理难题,搭配创新研发的“车辆流动精密智控系统”,精准锁定涉案车辆,实现重点违法“发现即锁定、锁定即取证”的闭环管理。系统启用以来,共预警、查处各类交通违法6300余起,助推全市涉及“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9.3%。

数字警务,打造现代化智慧公路样板

“每辆车的背后都有着一组数据,我们用肉眼却无法看见,但是这些数据对于交通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大厅,吴一昊指向屏幕所显示的金义中央大道实时路况并非监控画面,而是以全息客货分离智慧管控需求为切入点,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中重新构建的数据可视化数组实体。

针对在高速公路传统管控模式中客货混行、速差大、二次事故率高、警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金华公安交管部门根据道路准高速交通流特性和金义客货流主轴线重要定位,积极探索大数据驱动的“主动防范、主动干预、主动服务”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得益于智慧公路系统强大的全息感知和管控能力,金华公安交管部门为金义中央大道量身研发的智慧公路管控平台能够实现主动发现和主动处置异常事件、客货分离等五大智慧管控场景应用,异常事件主动发现率、处置率均超90%,大量隐形交通违法和异常事件均被系统实时感知,并第一时间得到高效处置,道路运行安全、效率得到双提升。

自2023年11月开通以来,金义中央大道日均流量逾7万辆,其中货车占26%,金义枢纽城交通大动脉作用凸显,生动诠释了“交通先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本报记者 胡筱俊 通讯员 舒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