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风”徐来的夏日智慧
小暑时节将至,忙碌之余,觅得一份宁静与悠闲。在高温酷暑下,除了现代人的降温神器,如空调、西瓜、冷饮外,古人其实还有一种更为雅致的消暑方式,那就是焚香。焚香的天然香料,大多来自植物。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香料植物?大概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但是较多的文献资料认为,全世界至少有3600种香料植物,目前已被开发利用的香料植物只有400余种。
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的香文化自远古至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以天然香料为载体,融合自然、医学与人文的综合性文化体系,涵盖祭祀、养生、艺术与哲学。
商周时期,香文化萌芽,用途主要以驱虫防疫为主,比如燃烧艾草、茅香,还有祭祀仪式;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苏合香、沉香,东南亚树脂类香料,并改变焚烧方式;到了隋唐,香文化进入黄金时代,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海南沉香进入宫廷,隔火熏香法的普及,也减少了烟气的干扰;到了明朝,周嘉胄在《香乘》中收录了400多个香方;清代制香、品香更是日常化,香几、香案成了书房的标配,《红楼梦》中“冷香丸”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香药已入医。
我市的高级香道师江享熹接触香文化已经快10年,据她介绍,在我国宋代,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在没有香水的古代,想要令衣物气味芳香,就会依靠熏香。
古人将白芷及其他香料植物研磨碎后,或置于香囊中,或置于熏笼中,香气自然熏到衣被上。有人曾研究过,公元前278年的《离骚》里一共出现了20余种草木,其中有多种香料植物,白芷只是其中一种。在唐宋时期,香的居室熏香、熏衣熏被、养生养性等功效,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小暑时节,焚烧沉香、龙涎香等不仅能消除夏日的闷热潮湿,还能带来一份宁静与清凉。
而现在,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在祭祀或者礼佛的时候会用到竹签香;在净化空气、驱虫的时候,会用到艾草香;在缓解压力、舒缓身心的时候会用到玫瑰香、桂花香等。平时,江享熹还会用紫苏叶和柑橘皮晒干研磨,加入蜂蜜制成香丸,可清香解暑。柚子皮晒干,与陈皮混合制香,冬季品闻可用来润肺。
夏日蚊虫骚扰令人头疼,一个简单有效的熏蚊虫的方子就可解决这个烦恼。原料是艾叶和青蒿,用木槌槌打艾叶至出绒,将青蒿研磨成粉,二者混合,取一点放在房间不同的角落熏燃,可以很有效地驱赶蚊虫。
檀香,可镇定心神,过去书生读书时会点燃檀香,以便更专注。
很多人倾心于绿茶的味道,绿茶的单宁酸成分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浓缩绿茶萃取的燃香也保存了这一特点,清新中又加入了清洁的功效,将空气做了一次小小的净化。
很多女性会选择薰衣草作为衣橱里的防腐清香剂,因为薰衣草富含挥发油,不仅香气浓郁,而且抗菌消炎,镇静情绪。病后康复期间,点薰衣草香,可加快康复,增强体质。
家住市区望江花园的朱欣霞每年都会制一些侧柏籽香:到山上踏青时捡一些侧柏籽,将籽取下焯水30秒后晒干,放入密封瓶,并倒入适量白酒密封7天。7天后,倒掉白酒将侧柏籽阴干,阴干后的侧柏籽会裂开,去掉里面的籽,将其研磨成粉,装入小瓶中待用。
朱欣霞说,侧柏籽香具有独特的清香和药用价值,宋代文人书房必备的就是侧柏籽香。它香气清新而自然,略带松柏的韵味,又夹杂着一丝草木的芬芳,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林地,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不少果皮也可用来制香
除了这些植物,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果皮也可用来制香。
盛夏时节,荔枝飘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这一流芳千古的诗句,真切地道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荔枝的喜爱。
现代人吃完荔枝,一般会把壳扔掉,但古人是不会扔的,稍微炮制一下,就成了清新馥郁的香品。诗人陆游和宋仁宗的温成皇后都曾制过此香。
那如何制作此香呢?我市的制香爱好者陈威涛这几天制作了荔枝香。据他介绍,制作荔枝香首先得将荔枝去除果蒂和残留的果肉,取其壳,再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但是要注意,晾晒的时候,不是把壳晒干,而是将荔枝壳上面沾的水晾干即可,壳要保持新鲜的状态。
荔枝壳晾干之后,放入一个容器中,加酒浸泡3天。酒用黄酒或者白酒都可以,酒的度数尽量不要超过20度,因为酒精度数太高会影响香气,他推荐新手香友可以使用黄酒。黄酒的甜香味,大部分人都会喜欢。老香友如果喜欢清雅的香韵,可以考虑用低度的白酒。泡过酒后,再把荔枝壳和酒一起倒入锅中,文火煮制,煮到差不多干锅的状态,再把荔枝壳倒出来,摊开晾干或者晒干即可。晒干后进行打粉研磨,然后过筛,筛出细粉备用。
接着,称香粉和黏粉,取荔枝壳粉、零陵香粉、檀香粉、龙脑粉,再加上楠木黏粉进行混合调制。揉香盆可以选择不锈钢、陶瓷或玻璃材质的,混合的过程一定要搅拌均匀。
将香粉和黏粉充分搅拌混合后,加水调和至适宜的黏稠度。继续揉捏香泥,直至其质地均匀,这个过程跟揉面很像。
接着,将揉好的香泥静置醒发2小时,让其充分融合。将香泥搓成条状,放入挤香器中,尽量塞满挤香器,加强线香密度。再用挤香器将其挤出平铺在晒香网上,挤香器出口有不同粗细可选,初学者建议选择较粗的。
将理好的香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避免阳光直射。晾干后的香可以使用宣纸包裹,放入陶瓷缸中或者密封容器内保存至少一个月后再使用。
陈威涛说,点燃荔枝香,仿佛置身于荔枝飘香的夏日世界。荔枝壳只是制香香材中的一种,像苏东坡最爱制的小四合香里,除了荔枝壳,还有梨皮、甘蔗渣、橙子皮等,这些常被丢弃的果皮,香味犹存,用以制香,虽不如沉檀龙麝名贵香料的气味厚重绵长,却有着果蔬的天然香气。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试。
本报记者 吴越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