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新闻

充电宝登机新规实施

市场迎来换新潮

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充电宝市场迎来巨大震荡。记者昨天采访时发现,发现这一紧急通知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和使用安全,也给行业带来了反思。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时,需更加谨慎,仔细查看3C标识和产品认证信息,避免购买到问题产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充电宝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上流通的充电宝符合安全标准。

消费者匆忙换新

在市区江南某通信市场,一名正在挑选充电宝的消费者表示:“我下周要出差,看到这个规定后,赶紧来买个新的合规充电宝,不然到时候上不了飞机就麻烦了。”商家抓住这一商机,将有清晰3C标识的充电宝摆在显眼位置,并加大促销力度。一数码店业主告诉记者:“这两天来问充电宝的人明显增多,我们把有3C认证的充电宝都整理出来了,销量比之前翻了一番。”

也有一些小品牌充电宝由于3C认证存在问题面临尴尬,某手机周边产品店业主无奈地说:“我有些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之前卖得还不错,现在突然被禁止登机了,销售肯定就困难了,这些损失只能自己承担。”记者注意到,由于之前充电宝市场的鱼龙混杂,有一些商品外包装印着3C标识,而充电宝上面却没有标识,这样的充电宝也不允许进入国内航班,市民选购时要注意鉴别。

电商平台问题产品仍有售

在电商平台,情况同样复杂。记者浏览拼多多、天猫、京东等平台发现,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的合规充电宝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产品一天的销量甚至超过以往一周。尽管民航局禁令已出,部分3C认证被撤销或暂停的充电宝仍未完全下架。在某网店记者通过搜索特定关键词,依然能找到这些不合规产品在售卖。

记者发现一款3C认证已被撤销的某品牌充电宝,商家在产品描述中模糊认证信息,只强调产品的大容量和快充功能,误导消费者。当记者询问客服该产品是否有3C认证时,客服闪烁其词表示“产品绝对没问题,可以正常使用”。

市民小李告诉记者:“民航新规是一次警钟,以前买过低价的充电宝,电量虚标使用寿命短。现在行业开始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作为消费者也要改变观念,购买使用通过3C认证的中国商品,这样才能打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