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山上眺望
◇文丨吕煊
我是从温泉大道进入武义的,然后穿过整个武义城,从北到南进入泉溪镇,这个镇相传有百泉,之后几度改名才叫泉溪。当我们的车来到清溪口水库时,就是这样短短的两公里的车程,我们仿佛穿越了喧嚣的红尘突然来到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
车到山脚,才知道海拔400米,也有其陡峭的一面。盘山公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上,路边的竹林像一排排的战士,它们欢腾地守护着这座叫华山的山脉,也守护着一个古老的村庄——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
走进白革村,呼应你的便是村口那3株有800年树龄的南方红豆杉和5株存活了500多年的枫香树。它们宽大的树干,除了阻挡风雨,也向我们展示人间的美好。粗壮的枝干、繁茂的枝叶,它们就是山村的灵魂。
我第一次与一棵古树对峙,就是被视为“植物活化石”的红豆杉。在白革村,这样的红豆杉有十棵之多。村里还有众多百年以上的古树,如枫香、钩栗、泡桐等。它们错落分布,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古木生态园林。有人说,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这么多的历史片段,我有机会一一借读。
我经常约一些好友来山上夜坐,坐在散发清香的红豆杉树下。红豆杉到秋天就会长出果子,红红的细小的。春天,它也会开出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花朵。
奇迹总是留给有心人,有一个春天的夜晚,我跟诗人雪鹰坐在树下聊天,突然我感觉脖子上有细微的雨滴。用手一摸摸到一把的小花籽。雪鹰说,可能是红豆杉的花粉。第二天一早,我就问村民阿亮。阿亮说,小时候他们每逢春天都会在古红豆杉树下铺满草席,接从天上飘落的仙籽,收集起来后就晒干当茶泡着喝。
华山山脉是白革村的屏障,也是白革水库的蓄水池。千亩的竹林是天然的过滤网,这些从山上下来的纯净水,到白革村后一分为二,一路到了清溪口水库,一路浇灌白革山下的千亩良田。
白革村脚的古窑址至今还在,那满山堆叠的破碎的旧陶片,在阳光下,在竹林摇曳的微风里,无声地闪烁着昔日的辉煌。这里的制陶业颇具规模,烧制的陶器不仅满足本地的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
如今的白革村,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千亩竹海环绕村庄,点燃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流动的音符奏响一首首自然的乐章。5公里的竹林环山道路,开启了竹海观光的通道,多少游客可“醉入”竹林美景。“农家乐”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们在这里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