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艾青为“自然之子”题词“动物的朋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善待我们的朋友”

本报记者 罗钟炉

为迎接9月22日即将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这段时间,以《动物的朋友》为主题的袁熙坤美术作品展正在北京金台艺术馆展出。令许多参观者好奇的是,“动物的朋友”五个字竟出自著名诗人艾青之手。一个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一个是因爱动物、画动物、雕塑动物成名的“自然之子”,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交往?艾青给袁熙坤题词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丛林写生险入虎口

在北京市朝阳公园水碓湖畔的金台艺术馆,记者见到了《动物的朋友》美术作品展主展人——著名画家、雕塑家袁熙坤。听说记者来自艾青家乡浙江金华,81岁高龄的袁熙坤特意把记者带到书房,从书柜里拿出了一幅珍藏了41年的艾青题词。这是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动物的朋友——题赠熙坤同志 艾青 八四年冬。”落款下面盖有艾青的印章。

“艾老是我绘画生涯的良师益友,他当年给我题写‘动物的朋友’几个字,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也坚定了我这么多年来坚持画动物的信念。”袁熙坤告诉记者,他与艾青的友情源于两人对绘画艺术的共同热爱。

1944年,袁熙坤出生在云南昆明,父亲袁晓岑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弟子,以画孔雀名动京城,母亲时佩媛则是一名生物老师,从小教育他要热爱自然。袁熙坤从开始学步起就受到熏陶,喜欢模仿小马奔跑、老虎扑跳的动作。上小学时,他就跟着父亲到野外写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考入云南艺术学院附中后,对绘画的热爱、不断拓宽的美术视野使袁熙坤不再满足于学校里的临摹教学,干脆背着画笔和画板离开校园,跟随西南动物考察队,来到一个朝夕与动物为伍的环境,开始了长达5年的鲁宾逊式漂流生活。其间,袁熙坤顾不得生活的艰苦,充满好奇地与森林里的飞禽走兽打交道,如饥似渴地画自己喜爱的动物。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袁熙坤每天都处在兴奋状态,他的画板上不断出现各种动物的生动形象。“在西双版纳丛林中的生活让我明白,真实是最有力量的。真善美三者,真才是基础。”神奇的大自然令袁熙坤陶醉,使他忘了蚊子叮、小虫咬的难捱。在炎热的原始森林里,每天坚持画10多个小时;为了画马和牛的速写,他经常要骑自行车往返40公里山路。他细心观察各种动物的造型、色彩、线条以及个性之美,大自然的造化在一个少年的心中不断撞出火花,使他手中的画笔饱含了对动物的爱。

有一天黄昏,袁熙坤正在西双版纳密林中写生。突然,一阵风掠过,林中树枝沙沙作响,他下意识地猛然回头,眼前的一幕差点让他吓破胆。不远处,一只高大的孟加拉虎正注视着他。“当时我除了画笔和画板,几乎手无寸铁,既无力反抗,也来不及逃走,我想这下肯定完了。”袁熙坤被吓得一动也不敢动,眼睛死死盯住那只老虎,眨也不敢眨。好在老虎与他对视了一会后,突然扭转身躯,踱着虎步缓缓地走开了。

“老虎转身的一刹那,我看到老虎的肚子圆鼓鼓的,这时我才缓过神来,明白了老虎为什么没有扑食自己。”这次虎口余生的经历让袁熙坤心有余悸,但他并没有因此胆怯。

自那以后,猛虎的那双眼睛经常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他很快以虎头为主题画出了一幅《王者之风》。画中老虎那双闪动着寒光的双眼,虎视眈眈,令人不寒而栗又肃然起敬。

1978年,袁熙坤离开西双版纳,回到北京的父母身边。他带回来的是一大叠动物素描和画稿,有用炭笔画的,也有毛笔画的,这些画经过精心挑选,最终结集成《动物速写》。

在父亲的引荐下,1979年,《动物速写》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袁熙坤的首部著作。没想到《动物速写》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和绘画爱好者的喜爱,销售量达到23万册,这给了袁熙坤更多的信心。他一鼓作气,在1981年和1984年,又出版了《怎样画动物》和《怎样画虎》两本绘画心得。书中,他系统阐述了自己所追求的在形似基础上致力神似的绘画手法和创作理念。

有幸结缘诗人艾青

艾青以诗歌盛名于世,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年轻时专攻的是绘画。袁熙坤说,艾青比父亲大5岁,两人因为同样酷爱绘画和雕塑,成为多年的挚友,而且他们俩与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等大师都有密切往来。

回到北京后,袁熙坤经常听父亲和艾青谈论绘画的事情。徐悲鸿是父亲在艺术道路上极为重要的引路人,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41年徐悲鸿在昆明期间,曾以《双鹅图》和《立马图》两幅画作赠予父亲。

艾青以绘画入世,以诗歌流芳。他在与袁晓岑的交谈中,也曾谈到自己“转行”的原因,“决定我从绘画转变到诗,使母鸡下起鸭蛋的关键,是监狱生活”。1932年8月,艾青被国民党当局以“共产党扰乱地方治安”的罪名被判入狱三年。艾青的绘画创作被迫中断,继而转向诗歌创作。在狱中,他将绘画的空间构成、色彩感知等元素融入诗歌意象,形成“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质,写出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不朽名篇。

袁熙坤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艾青的诗,得知艾青喜欢绘画后,对心中的这位偶像多了一分亲切和敬佩。有一次,艾青问袁熙坤:“你为什么那么多年待在森林里画动物啊?”“我的信仰就是艺术,就是真善美。尊重自然,尊重真实,尊重绿水青山。亚里士多德说,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袁熙坤的回答让人刮目相看。艾青又问:“你认为自己最擅长画什么动物?”“我喜欢画老虎,还有马。”袁熙坤爽快地回答。“我也喜欢马,尤其是徐悲鸿的奔马。”艾青放声大笑,于是,他向袁熙坤说起了徐悲鸿送马画的往事。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