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缤纷校园

校长“开学第一课”寄语 点亮新学期

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成长指引

本报记者 王峥怡

新学期的钟声早已敲响,金华市各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精彩纷呈。

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核心环节,金华市各校书记、校长的寄语为师生领航,或传递家国担当,或聚焦成长细节,每一句嘱托都成为学子成长路上的珍贵指引,为孩子们的新学期注入满满能量。

厚植家国情怀:

以历史为炬,锚定时代担当

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多位书记校长将开学寄语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结合历史背景与时代使命,引导师生在传承中树立责任担当,让“与家国同行”成为新学期的精神底色。

金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方家鸿在开学致辞中,以“薪火相传报国志 弦歌不辍金中情”为主题,明确提出“与家国同行,是金中人永远的精神底色”“与时代同频共振,是金中人必备的人生信仰”“与梦想同生共长,是金中人应有的青春姿态”。他强调,真正的“金中精神”不仅在于回望历史的深情、把握当下的敏锐,更在于敢于定义未来、亲手创造未来的胆识。“青春的真正壮丽,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了什么;不在于我们想成为谁,而在于我们正在成为谁!”

金华市南苑中学校长程佳鑫围绕“扎根”主题发表开学致辞,以庞众望为例,提出扎根不仅是学业深耕,更是品格锤炼。他还强调将爱国精神具象化为日常行动,提出仰望“强国星空”的实践,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锤炼真实本领,勇担时代责任。

金华十五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樟柏在《不负初心 不畏挑战》的新学期致辞中,将历史记忆与当下成长结合。他回顾学校过去一学年的成绩,感谢全体师生的付出,同时激励同学们“铭记历史,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特别对初三学子提出期许,鼓励他们把握当下,用奋斗点亮青春。

金华市湖海塘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施进军在致辞中带领师生回顾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将校训“以史为鉴 以行致远”融入“开学第一课”。他勉励师生把抗战精神熔铸于心、转化为行,在课堂上专注求知,在生活中互帮互助。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学典礼上,党委书记吴文军以《历史的回响 青春的力量》为题开讲“开学第一课”。他寄语学生:“让我们以历史为炬,以奋斗为帆,带着母校的荣光,带着青春的锐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与辉煌!”

金华市江滨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石如意则在开学典礼上强调:“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奋发向上。”她希望全体师生以敬畏之心对待知识,以精进之志锤炼本领,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金华市站前小学的开学典礼上,烈士后人来到现场,为师生们讲述英烈故事,并现场揭幕“话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战精神)”纪念封。党支部书记、校长叶惠表示,爱祖国不应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师生心中的一份真挚情感,它体现在师生们每一次庄严注视国旗的目光、学生课堂上的每一次认真求知,以及将来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葆的那颗中国心。新学期,她也送给同学们四字寄语——“铭记、爱国”。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兼新世纪学校党总支书记施彦文,通过王二小、杨靖宇等英雄事迹,向同学们深刻阐释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涵,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运动场上的落后、课堂发言的紧张,都是当代学子需要直面的新‘刺刀’。”他鼓励学生从整理书包、帮助同学等日常小事坚持锤炼意志,引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淘万漉虽辛苦”等古训,强调平凡努力的价值,寄语学子“在每一次想放弃时选择坚持”,让红色基因成为成长的精神底色。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党委书记黄伟星除了在校勉励师生,还将开学思政第一课的课堂搬到了抗美援朝纪念公园。他以抗美援朝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告诉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永怀感恩之心,铭记英雄功绩”“要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要砥砺强国之志,付诸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聚焦成长指引:

以方法为钥,助力逐梦远航

除了家国情怀的引领,部分书记校长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通过分享案例、传授方法、明确目标,为学子提供具体可感的成长指引,助力他们在新学期找准方向、突破自我。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开学典礼上,党委书记范启尧将“开学第一课”打造成“成长加油站”。他分享多名学生从中考到高考成功逆袭的真实案例,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每一个人都蕴藏着巨大潜力”;同时梳理学校创校20年来的办学密码与文化基因,提出要持续塑造学生的“信仰力、学习力、实践力、健康力”,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每一个同学追求“与众不同、卓尔不凡”,成就最好的自己。

婺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金华五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根有,在“开学第一课”中传递“突破成长”的理念。“成长不是‘到顶’,而是突破。所谓的‘上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针对学习成长,他介绍学校新学期创新举措——“我能我会”习惯培养与“读读背背记记默默”学习方法双轮驱动模式。“‘读’是理解与领悟,‘背’是牢记与积累,‘记’是梳理与沉淀,‘默’是检验与提升。简单的四个字,正是通往优秀的捷径。”细致解读为学子提供了可操作的成长路径。

“它想看看山外世界,有小梦想;遇困难不放弃,有小勇气;有伙伴帮忙,有小幸运!”金华市李渔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贾洪华致辞中聊起《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猪妖,还和学生约定:新学期要像小猪妖一样,揣着梦想、敢闯困难、帮小伙伴,一起变厉害。

金华市丽泽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斌也化身“浪浪山校长”,为新老师生送上三句温暖寄语:“别怕山高路远,每一步都有风景”“朋友是最珍贵的‘法宝’”“做自己的‘小英雄’”。同时他叮嘱教师“要陪孩子看山”,用好奇与热情陪伴学生探索未知。

浙师婺外党支部书记、校长周生民以《做一个有文化的婺外人》为题,为学子们的精神成长指明方向。他引用著名作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的精辟阐释,对师生提出四点具体要求:“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让优雅成为习惯”“无需提醒的自觉,让自律成为风尚”“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让规则促进成长”“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让温暖照亮彼此”,引导学子在文化浸润中成长为内心丰盈、行为得体、心怀善意的人。

金华市志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建勇则以生动的比喻开启“开学第一课”。他以“翌”为喻,围绕“飞向山海”主题,为全校师生描绘新学期成长蓝图。“希望同学们以志向为羽翼,厚积知识与能力,勇敢追逐个人与集体的梦想。”在齐诵环节,全体师生誓言铿锵,“以‘志’为翼,向‘和’而行——做飞向山海的志和少年”,用响亮口号点燃逐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