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点心江湖“糯叽叽”
在日常生活中,米制品无处不在。清晨,一碗热腾腾的米粥;闲暇午后,一块软糯香甜的米糕,这些美食的背后,大米和糯米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
大米是餐桌上雷打不动的主食,而糯米则常以粽子、汤圆等节日特色小吃的形式出现,从过年必吃的汤圆、年糕,到地方特色的糍粑、乌饭、青团,糯米总是以配角和点心的身份亮相。即使煮成饭,也要加入甜咸辅料,变身八宝饭。
金华人的点心江湖,糯米拥有超高人气。同样身为谷物,待遇为何如此不同?让我们一同探寻糯米的奇妙世界。
糯米vs大米 关于淀粉的“性格”差异
糯米和大米同属谷物家族,却在外观、口感、营养、消化与烹饪方面各具特色,大米以其易消化、营养均衡、烹饪便捷的特性,成为主食担当,糯米凭借独特的口感和文化寓意,在时令美食、糕点等领域大放异彩。
“从本质上讲,决定大米‘性格’的,是其中两种淀粉的比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金华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傅开云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直链淀粉分子像一条条规整的直线,结构松散,易于消化;而支链淀粉则像盘根错节、枝叶茂盛的树丛,结构紧密。”
她进一步解释,我们日常食用的粳米或籼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而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极低,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构成。
“这团‘复杂的树丛’在加热糊化后,会变得异常黏软,赋予了糯米独特的‘糯叽叽’口感。但同时,正因为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含量极高,在消化初期,这些支链淀粉分子相互缠绕,形成紧密且不易被肠道酶完全分解的结构,意味着我们的消化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力气去‘拆解’它。”
这正是食用糯米后容易产生饱腹感甚至腹胀的原因。她补充说:“相较于普通米饭,糯米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性质较黏滞,消化吸收快,但带来的血糖波动也更为剧烈,不利于血糖的长期稳定。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和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儿童来说,将其作为主食不是最佳选择。”
无论是煎、炸还是蒸,都保持着韧劲与软糯,越嚼越香,糯米凭借着超高的支链淀粉含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口感上的极致享受。该如何健康地享受这份“甜蜜的负担”呢?营养师给出的建议是:首先注意量,把糯米食品作为点心最好浅尝辄止,一餐不要食用超过一个鸡蛋的量。其次,讲究搭配,可以将糯米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结合,保证营养均衡。
糯米在中式点心界的魅力
在婺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楼洪亮看来,糯米食品在餐饮结构中的定位非常清晰——“主食的补充,点心的主角”。即使糯米不常作为主食出现在日常三餐,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特定的时刻具有独特的魅力。
糯米常常以各种姿态出现在金华人的餐桌上,“你看,端午节它是粽子,过年它会变成八宝饭,元宵节它是金华土汤圆,清明节又成了麻糍青团。许多传统节日都少不了糯米的身影。”楼洪亮说。
对于80后东阳人方露而言,“糯叽叽”的杨梅粿是童年记忆的具象化。“放学后,外婆总会变魔术般拿出一块温热的麻糍,裹上黄豆粉和红糖。那种香甜软糯,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被宠爱的安全感。现在工作压力大时,吃上一口,依然觉得被治愈。”
杨梅粿在东阳是传承百年的红果子,它有着糯米的柔软与红糖的甜香,寄托着老一辈东阳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最初,由糯米制作而成的杨梅粿只是农忙时的“快手点心”,没想到如今不仅是节庆时的“主角”,更成为东阳人难以忘怀的“家乡味”。走在东阳老街上,总能看到阿婆们围坐在一起揉粉团,孩童们则踮起脚尖偷抓红糯米,咬一口热腾腾的杨梅粿,那甜味中泛着丝丝温暖。
传统“糯叽叽”的新生
如今,传统的“糯叽叽”正焕发新的活力。90后金华糖古糕点主理人徐家兴创新传统糕点,研发出低糖、少油的糕点制作工艺,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选择。
“历时3年时间,我们还原了金华名点心——毛坦,它是一种用毛芋和糯米粉做的风味糕点,也是许多金华人的童年记忆。”徐家兴介绍,传统做法中,每年只有在白露过后才制作毛坦。
毛坦成品要经过18道工序,生产周期长,制作工艺复杂。糯米和金华毛芋是其重要的原材料,首先要制坯,将毛芋、糯米粉拌匀,在锅里蒸熟后,如同舂年糕一样不断地舂透,形成薄坯。这薄薄的坯要进行晾晒、阴干,使水分散发收干,再经过一星期左右的自然发酵,才算完成。制坯要求甚高,坯皮不能裂开,否则就前功尽弃了。最后,将坯倒入油锅炸,裹上熬好的白糖,沾上芝麻,就是美味的毛坦了。
除了传统美食的传承,糯米做的创意甜品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在本地知名美食博主“小屁桃日记”的探店地图里,糯米类产品始终是高人气品类,“除了很受金华本地人欢迎的传统糕点,如薄荷糕、橘红糕之外,现在还有很多创新的产品,比如加入了水果、芝士、芋泥馅料的流心麻糍,非常受年轻人欢迎”。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金华都有不同的“糯叽叽”,糯米仿佛有一万种做法,金华人对它的把控出神入化,总能发现糯米最好吃的时候,找到它的绝佳搭配。
糯米独特的口感与丰富的寓意,历经岁月传承,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它或许无法取代米饭的主食地位,却能驰骋中式点心江湖,在特殊时刻,承载每个金华人对家乡最深刻的眷恋,对生活最温暖的态度。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闻到清雅的米香,牙齿陷入一团熟悉的温柔软糯,就能瞬间唤起从小到大的年节记忆——这正是我们热爱糯米最重要的理由。
本报记者 张丹楠 文/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