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已接待超3000个微短剧剧组
预计全年接待量将超去年3倍
在上周日举行的2025“横店微短剧之夜”上,首次发布了星耀108年度微短剧演员榜单以及《全球微短剧产业年度报道》,颁发涵盖创作、制作、出海等全产业链的行业奖项,圆明新园的“水上红毯”见证了微短剧从业者的高光时刻。作为全球微短剧产能高地,横店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全链条服务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今年1—10月已接待3095个竖屏微短剧剧组,预计全年接待量将超去年总数的3倍。
DataEy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竖屏微短剧的发行平台方面,浙江关联热力值17.1亿,仅次于北京,成为微短剧发行第一大省。同时,浙江省也是全国拥有微短剧平台方和承制方最多的省份,头部平台方占19家,承制方88家。聚集在浙江的微短剧平台类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为浙江微短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横店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翼。九州文化、点众科技等国内头部微短剧平台先后落地,其旗下的ShortMax、DramaBox等出海平台下载量与收入已位居全球前列,“横店出品”的剧集已发行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我市拥有规上网剧企业102家,占全省46.2%,数量居全省首位,累计产量超1500部。
过去,部分微短剧题材内容因夸张偏离现实等因素而被诟病。如今,微短剧在剧本打磨、演员选角、服化道、后期制作等环节的投入显著增加。不只是资金投入提升,微短剧创作题材也在拓宽,不再局限于“霸总甜宠”“家庭伦理”等传统赛道,而是向科幻、航天、红色文旅等领域延伸。一味追求爽点、博眼球的剧情正在成为过去时,内容更加多元和精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短剧收益不止于付费与插播广告,漫画短剧、AI元素、IP联名等成了短剧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全国头部短剧制作公司东阳德玉影视负责人屠光浩说:“我们的短剧从付费走向了免费,它的故事非常工整,也非常好看,会把观众在免费端留存得非常好。”
本报记者 汪蕾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