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人文

用年轻人热爱的方式 把家乡“翻译”给更多人听

他们把兰溪美食做成有趣的冰箱贴

有人说:“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抵不过家乡的烟火气。”家乡味道成为了一剂抚慰人心的“乡愁解药”。兰溪青年方俊涛和赵小倩,把属于家乡的兰溪味道,做成可以带走也可以留下的冰箱贴。

方俊涛是00后,在兰溪经营一家餐厅,名叫李渔家宴,专门做兰溪菜。赵小倩是90后,是一名自由插画设计师,她的笔触下,有不少与兰溪有关的作品。两人的相识很偶然,从网友到合作伙伴,再到创作完成兰溪美食冰箱贴,不过4个月的时间。

他们说:“热爱家乡,更要有对家乡的分享欲。”兰溪美食冰箱贴就是这样的一个载体。

▶ 做兰溪味的冰箱贴

“我去景德镇玩的时候,感受到当地的文创氛围很好,一些文创产品很受年轻人喜欢。”方俊涛告诉记者,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去一个地方玩总会买当地的冰箱贴作为纪念,“但家乡兰溪的文创产品里,好像没有一款让人记忆特别深刻的冰箱贴”。

作为餐饮人和家乡美食爱好者,他的脑子里立马有了想法:“兰溪是美食名城,有300多种小吃,不如就做兰溪美食的冰箱贴。”方俊涛说,一款有当地文化符号的冰箱贴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想法是有了,图样谁来设计?在社交平台上,方俊涛偶然刷到了赵小倩分享的兰溪插画,他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私信了她。“看到私信的时候,我心里很激动,原来也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在关注家乡。”赵小倩说,她一直希望能够通过画笔宣传家乡兰溪,把兰溪美食做成冰箱贴是个好机会。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兰溪美食画什么?“得选最能代表兰溪味道的。”牛肉面、肉沉子、带饼油条、鸡子馃、肉圆、落汤青汤圆,这些都是兰溪人最常吃的美食,也是最能代表兰溪特色的小吃。6款兰溪美食冰箱贴设计出来后,他们立马做了一版产品试水。

“起初,冰箱贴作为伴手礼,送给来店里吃饭的顾客,也进行售卖,没想到很受大家欢迎。”方俊涛表示,在看到兰溪美食冰箱贴有推广市场的可行性后,他们决定把冰箱贴做得更精细些,再推向市场。

▶ 美食够味更有细节

在第一版的设计稿基础上,二人不断商讨想法进行修改,赵小倩自己也记不得改了几版画稿,反正画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颜色、材质、比例等都作了很多调整,增加了不少细节。”赵小倩表示,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以插画表现出来的美食,最直观的是视觉。“饱和度会影响食欲,用青花瓷碗装美食,蓝色与暖橙色的结合,可以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提升食欲感。”

赵小倩说,她和方俊涛都是“细节控”,譬如在装饰物的器皿上,尽量还原美食本身传统的样子,牛肉面用碗、鸡子馃用盘、肉沉子用盅。食物的样子也作了细节提升,比如兰溪牛肉面是手擀面,她就把面条画得有棱角的样子,体现手擀面的筋道。

虽然是卡通图样,但每一道美食都很还原,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是什么,也很有食欲。每一款冰箱贴还有相应的寓意标语,比如“春风满‘面’”“富可敌‘馃’”“‘沉’心如意”等,谐音梗的寓意也很有趣。

除了这6款亚克力冰箱贴,他们还设计了一款名叫“食来运转”金属冰箱贴,是一个转盘的样子,上面是之前提到的6种兰溪美食,中间有一个可以互动的“兰溪”字样的指针。“兰溪美食太多,有选择困难症怎么办,转到哪个吃哪个。”

今年7月,这两套冰箱贴一经推出,就很受大家喜爱。有人评价:“做得这么精致,很贴合兰溪美食,看着好心动。”

▶ 把家乡分享给更多人

方俊涛告诉记者,兰溪美食冰箱贴推出一个多月来,有人最多回购了4次,线上购买记录来自全国各地。能被大家认可,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为冰箱贴的契机,方俊涛和赵小倩合伙成立了一家文创公司,除了冰箱贴,他们还想设计更多与兰溪有关的文创产品。给家乡做文创这件事,他们都表示,这不是头脑发热的决定。

“看到其他地方文旅做得很好,文创产品很出圈,说实话我们心里挺着急的,总要有年轻人去做这件事。”方俊涛说,年轻人最懂年轻人,他们希望能做出一个文创产品的兰溪IP,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了解兰溪。

方俊涛表示,自己一年多前决定回乡创业,也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兰溪美食很有辨识度,兰溪菜的味道也不差,为什么不能和台州那些地方一样,做得更有名气呢?”于是,就有了李渔家宴。

同样,作为独立插画设计师的赵小倩,之前一直在杭州工作,闲暇之余,喜欢用画笔画印象里的兰溪,她的社交平台上有许多和兰溪有关的插画。前段时间,她还画了以李渔为形象的系列表情包,名叫“渔哥的趣味表情包”,已经在微信平台上线。

他俩一致认为,年轻人要始终保持对家乡的热爱,还要有分享欲,把对家乡的文化自信转为持续的输出,分享给其他人。他们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把家乡用年轻人热爱的方式“翻译”给更多人听。

记者 徐桢瑾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