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勇: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记者 王超亚 文/摄
人物名片
吴小勇
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浙江百名青牛候选人
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金华市技术能手
金东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化的脚步势不可挡。
5月20日,浙江百名青牛候选人、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金华市技术能手、金东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勇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如何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吴小勇,浙江衢州人,出生于1988年,本硕专攻化学专业,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
毕业后,吴小勇却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毅然踏入了乡村振兴行业。“我出生在农村,总想着能为乡村做点什么,哪怕一点儿努力也行。”
2019年6月,吴小勇带领团队驻点金华,成立益农信息中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855个村庄,开启公益助力农产品销售服务;
2020年3月,疫情时期,打通农户滞销田间农产品、同城配送物流、电商销售平台等环节,实现保供12.5万份,累计成交额1100万元,被央视报道;2021年3月,在“数字三农”框架下,研发了“金地智管”应用,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天翼奖“十佳”应用;2022年3月,承接“金地惠农”“金田共享”等数字化应用,产品服务覆盖农业生产、农田监管、农房盘活、苗木产业等领域;2023年11月,“金地智管”“粮补直达”入选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现代农业成果优秀案例;……
6年来,吴小勇用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创新实践,亲历和佐证现代农业和“互联网+”时代相互融合的无限魅力和广阔前景。经济新常态下,无数个“吴小勇”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正在为金东乡村振兴注入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因子。
在智慧农业的发展浪潮中,需要新质生产力强化农业支撑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之基则在于人才。只有让更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才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源源活水。吴小勇深谙此道,引进来自全国各地遥感学、农学、土壤学、算法研究领域的9名硕士博士,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2024年3月,金东区某苗木园艺公司成功将价值1000余万元的12棵苗木作抵押,获得银行500万元贷款。这还要得益于吴小勇团队研发的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无人机算法监管模型的应用。
金东区现有花木种植面积10万余亩,是全国花木主产区之一,一些名贵的园艺花木作品价值不菲。如何让这些高价值的园艺作品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而解决资金需求,一直困扰着园艺从业者。
“问题在于如何把控对苗木的监管。”吴小勇介绍道,“我们结合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苗木进行实时追踪和数据监测,并利用无人机进行全天候巡查监管。”只要戴上这套设备,苗木就开启了“哨兵模式”,实时监测苗木的位置、状态和环境参数,并防止私自挪走、替换、售卖或损坏,花木融资就有了保障。
“无人机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因其具有机动性强、操作灵活、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吴小勇带领团队利用无人机航测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无人机影像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技术服务,打造了以“数据存储-数据智查-数据交易-模型共享-算力服务-数据服务”为一体的无人机影像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高效的手段和科学的依据。
截至目前,吴小勇及其团队已研发了15项关于农业生产、数字农田的软件,项目在浙江省12个县市区应用落地;无人机影像云平台已面向全国推广应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让数字化赋能每一块农田,是我们的使命。”吴小勇这样说道。广袤乡村,天高地阔。他坚信,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前景一片光明,“我期待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加入,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按照规划,接下来农业AI智能应用、农业变量精准施肥等,他都有信心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