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外婆家被证实在酒坊巷
通讯员 赵依群 高旭彬
不久前结束的金华黄宾虹艺术周,在全国书画艺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随同面世的由中国美院编辑的《黄宾虹与金华》一书,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书中对黄宾虹母亲的描述,只有寥寥五个字:金华人方氏。不禁想起27年前和方家人的约定。
1996年4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黄宾虹邮票,金华也掀起宣传黄宾虹的热潮。当时在金华市中医医院担任工会专职主席的方文娟,帮助我们联系好到杭州约见她哥哥方海如。方海如是黄宾虹舅舅的重孙,比方文娟大13岁。方家好多事情他比较了解。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拜访方海如老人的心愿没有达成,这一耽搁就是27年。
黄宾虹母亲的家就在金华酒坊巷
2023年12月14日,我们终于在杭州医养中心见面。一个尘封了近70年的故事,又为金华婺州古城里的酒坊巷涂抹上重重一层文彩,黄宾虹母亲的家就在金华酒坊巷。
而在这之前几天,方文娟陪同我们站在酒坊巷一幢重建的老房子前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就在这个位置,对面49号当年是赵镜元的家。”赵镜元的爷爷赵经田是黄宾虹的启蒙老师之一。
方文娟所指的位置当时是酒坊巷8号,房主人是黄宾虹的舅舅方景和。黄宾虹多次在叙述或画作中提到或写过随舅舅方景和游金华山、永康缙云诸山水的场景。据方文娟回忆,听家里老人说过老家在下吴村。后来她也打听过,下吴人也都姓方。上月13日,我们来到金东区塘雅镇下吴村,在方氏宗谱里,发现第十七世为景字辈,二十世为海字辈。而方景和与方海如正好相隔四代。遗憾的是家谱里没有方景和的名字。村党支部书记解释说,这本家谱2005年重新修编,原来的残缺不全了。下吴村在外的后人,如果当时没有联系上,在家谱里就没有登录。下吴村是邻近马头方村的分支。在马头方村的《方氏宗谱》里,我们也没有捕捉到方景和的信息。
在杭州医养中心,我们与方海如夫妇及他们的儿子方澄江交流了一个半小时,一幅完整的黄宾虹母亲家谱图逐渐清晰起来。从方景和到方海如、方澄江,方家五代人都是一儿一女。方海如今年93岁,耳朵有点失聪。当我说,方老您知道下吴吗?方夫人王媛大声复述:“金华的下吴村。”方海如老人马上激动地说:娃无娃无(金华方言:下吴)。当我写下黄宾虹三个字推摆在他眼前,他点头说:表爷爷表爷爷。我又写:黄宾虹栖霞岭的家您去过吗?他抬手以大拇指和小指头示意:六次。黄宾虹的舅舅是方景和,这个没错。方景和居住在酒坊巷也没有错。黄宾虹母亲是金华酒坊巷人,也是确凿无疑了。
还记得当年院子里的桂花树
方海如的夫人王媛今年91岁,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浙江越剧团的名角。1960年在杭州为毛主席表演过《打瓜招亲》。她回忆说:“方海如去过表爷爷家好几次。最后一次是1955年1月。”王媛记得很清楚:当时一江山岛刚解放(一江山岛在浙江台州,是大陈岛的门户,此前为国民党盘踞),3天后剧团接到命令去前线慰问解放军,而后在全省巡回演出3个月。出发前,王媛陪同方海如一同去栖霞岭看望表爷爷黄宾虹。表爷爷当时身体状况已经相当不好,耷拉着脑袋,没有精神的样子,聊了一会就回来了。没想到等巡演回来杭州,表爷爷黄宾虹已经去世。
我们查询了资料,解放一江山岛是1955年1月18日,黄宾虹逝世是1955年3月25日。王媛的回忆时间和节点完全吻合。王媛老师说,方海如前次去看望黄宾虹的时候,黄宾虹曾经送了两幅画,大约有A4纸一般大。这两幅画后来带回金华放在酒坊巷家里的一个隔层,后来就没有看见过了。1962年,王媛的女儿方乐勤就是在酒坊巷出生的,儿子方澄江上世纪80年代也在酒坊巷老家居住过一年多。
金华酒坊巷是八婺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聚集和居住地,历史上的沈约、潘良贵、吕祖谦、李清照等,近代有邵飘萍、胡步蟾等,都在此留下足迹。如今,见证黄宾虹的母亲也是从酒坊巷嫁出去的女儿,真乃一幸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