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民宿,且与桃溪
他回家乡的悬崖上“筑梦”
记者 巩长青 翁俏 文/摄
“淡然忘外事,林下自怡情。室冷秋苔色,轩闲夜月明。”在武义县桃溪镇红四村坛头舒自然村的梧鸣谷民宿,这一阕诗意正在真实上演。90后武义小伙倪武骏的创业梦想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实现。
设计师为乡愁而归
由武义上松线进入桃白线后,经过一段弯弯绕绕的山路,便会看到一排排伫立在山峦之上的白色小屋,绿色掩映中显得格外出挑,这里便是梧鸣谷。
“在梧鸣谷可以喝着咖啡发着呆,每一间客房都安装了超大落地玻璃,把峡谷山景引入客房,躺在床上也能看层峦叠嶂、云卷云舒。”倪武骏边带记者参观客房边介绍道。走进一间间客房,无论从哪个角度,映入眼帘的都是窗外的自然风光,日升日落、四季更迭尽收眼底。
很难想象,眼前如世外桃源般的民宿群,8年前还是下山脱贫后腾出来的“空心村”。那时,倪武骏还在杭州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当时我机缘巧合下参与了一个千岛湖民宿项目,在此过程中思考了很多。”倪武骏说,“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梦,自己很多前卫设计不能被甲方接受,便十分渴望有机会能够承载这份寄托。”
2016年,倪武骏辞去稳定的工作,决定回到家乡“筑梦”。
那时各地乡村民宿建设如火如荼,不仅让不少“穷乡僻壤”变成“诗与远方”,也为不少城市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找到归宿。“选择武义作为实现我梦想的出发地,是因为乡音、乡情和蓬勃发展的未来乡村,不断吸引着我归家,我带着我的项目回到了哺育我的小城。”倪武骏说。
要筑造一个地方实现诗和远方的生活,选址是重中之重。寻寻觅觅,倪武骏花费三个月,辗转五个村落,坛头舒自然村便是其中之一,深入了解后,觉得这里就是他想要找的地方:“陶渊明后裔居住过的隐居小镇,站在落差80米悬崖边上的村口,清风拂面,泥土芬芳,在这里开办民宿能实现我的寄托。”
梦想在跌跌撞撞中实现
梧鸣谷是倪武骏民宿项目的名字。“凤栖梧桐,一鸣惊人”饱含着倪武骏对这个项目深切的愿景。在外人看来,乡村民宿简直就是诗意的化身,于山野之间独取一份闲情。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创业者来说,从设施到环境再到人,要彻底融入乡村,光有诗意和情怀远远不够。
2016年项目动工。一年后,倪武骏发现坛头舒自然村的土地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土地性质饱受争议,已注资300余万元改造的老房子很可能会被认定是违法建筑。眼看着所有心血有可能付之一炬,消极、沮丧的情绪一度萦绕在倪武骏心头。庆幸的是,2017年武义县出台产业融合新政,在桃溪镇政府和倪武骏的努力下,通过土地置换,这片产权清晰的土地最终由其购得,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打造他的梦想王国。
“项目停摆时,我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再困难,我也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一直努力坚持。”
在山上建房不同于平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在这里造房的真实写照,而且是肩挑手扛,建筑成本、建筑时间自然比平地要高。
“民宿一期用了4年多时间才完成,建设第二期时,投资大了但进度快了,只用1年多时间就完成。虽然中间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是有政府的支持,事情越做越顺,离梦想也是越来越近。”倪武骏对记者说。
梧鸣谷从此不无名
从毛头小伙子到而立之年,曾经没人相信他会在落差80米高的悬崖造梦。
站在民宿群中,当风吹过头发,拂起衣袂,对面山峰上云雾缭绕,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景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故乡……
在倪武骏看来,好的乡村建筑,不是在田野间建起一座座现代化的房子,而是尽可能通过设计,让人们能够最大化地拥抱自然,让建筑隐于乡野之间,在山间晨雾中坐看云起,夜晚伴着满天繁星入睡,清晨被阵阵鸟鸣唤着起床。
梧鸣谷周边有南北纵横两峡谷,四面环山,倪武俊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最大。每年新增的入住率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比如茶叶、山茶油、板栗等,我们通过线下线上,以高于市场价20%向周边农户收购,这样农户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跑集市,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追加的投入越来越多,倪武骏相信未来会更好,今年2月初,武义启动了武义萤石温泉源头水进民宿活动,源自地下330米的温泉直接“送货上门”。梧鸣谷是首批“点温泉外卖”受益的民宿。因为引入温泉,他测算过,入住率上升20%。
从一个小小的心愿,到缥缈峰上的大畅想,倪武俊已然将梧鸣谷勾勒出了一条环境共生、百姓共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这条路不是他一个人在奋斗,是一群人在助力。记者了解到,“梧鸣谷”三期工程正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将全部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