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短视频,“厂二代”自带流量?
又一个“厂二代”出圈了。洁丽雅集团的“毛巾少爷”,通过自编自导《毛巾帝国》系列短视频,再现洁丽雅的创业故事,累计播放量超8000万,吸引89.1万粉丝。
这几年,不少接班人正在从父辈手中接过工厂的接力棒。年轻的接班人在网络上通常十分活跃,过去大半年,原本属于网红的短视频赛道上,挤进越来越多的“厂二代”。
“只要不回厂里都行”
曹浩田在小红书发布第13条视频,爆了。
“很多人以为1688是源头工厂,是一手货源,错,今天我给大家推荐74个比1688还好用的货源网站……”23秒的视频收获11万点赞,16万次收藏。这波流量,让他卖了100多万元的货。
小红书上,曹浩田的账号叫“义乌一块哥”,已拥有10.7万粉丝,视频内容主要是分享义乌采购、拿货攻略,以及介绍自家工厂的产品、拿货价。
在网络上,曹浩田给自己贴了不少标签,“90后厂二代”“回家接班人”“3元10元连锁超市供应商”“专业百货批发”,以及“国企辞职”。曹浩田说,自己和许多身边的年轻“厂二代”一样,在入职自家企业之前,要么在外独立创业,要么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要不回厂里都行”。
曹浩田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医院ICU的男护士,干了两年多,疲惫了,于是,辞职后从老家河南来到父母打拼的城市义乌。
“心高气傲。”形容初到义乌的自己,曹浩田说了四个字。他没回自家企业,而是找人合伙创业,搞起了直播带货。4个月时间不到,公司倒闭。接着,他尝试做供应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其他工厂的货源,希望有人找他们采购。单子有,但始终赚不到钱。
“说干就干,说倒闭就倒闭。”回想起来,曹浩田还是忍不住想笑,“笑自己年轻不懂事。”的确,他是学医的,突然跨界,还没理清生意这回事。
最后,兜里没剩多少钱的曹浩田拨通了父亲的电话。“我回家,但只领底薪,提成靠自己干。”曹浩田明白,父母希望他能接班。
“厂二代”可以是任何职业
“嗨,你以为我是富二代,不,我是厂二代。你是富二代,享受生活的存在,我们厂二代,钱一分一分地赚,货一件一件地包、一车一车地发。我是义乌厂二代,我有干不完的活,我就是那个厂二代,快乐创出新未来……”前段时间,一首说唱歌曲在义乌“厂二代”圈子里火了,曹浩田觉得这词写得很真实。见过父母创业的辛苦,又执着于实现个人的价值,“厂二代”们并不想重走父母的老路。
大家想象中的“继承者们”,往往坐在高端的办公室,听听汇报、签签文件,就能将企业运营轻松“拿捏”。不过,现实生活毕竟不是“爽剧”,对于“厂二代”来说,庞大的经营成本、不熟悉的业务内容……继承家业看起来“光鲜”,背后却是一路荆棘。
当曹浩田的“厂二代”朋友开着面包车送货时,在东阳经营红木企业的“厂二代”张雨沁正顶着大太阳拍摄视频。张雨沁的视频内容,专业性很强,通常是她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谈什么?谈红木原料、红木产地、红木行情。
20世纪90年代初,张雨沁的父母开始经营红木生意,发展到后来,国内外都有工厂。大学里,张雨沁学的是英语专业,想当一名老师。回家前,她已经在外面实习一段时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需要人帮忙,他们不想请外人,我就回去了。”张雨沁是心疼父母的。小时候,厂房还没建好,晚上要有人看守材料。父亲在外面忙,母亲就带着她睡在车里。
回厂里后,张雨沁就被派去国外的工厂,买材料、跟工序、盯生产……每个岗位都做过。有人说,“厂二代”可以是任何职业,采购、会计、销售、调度、搬运工……不过,正是多个岗位的锻炼,让张雨沁对红木有了全面了解。
采访中,张雨沁时不时把话题带到红木专业知识上。在她看来,家里最值钱的,是上千吨的红木原材料,是满仓库的货,是一台台进口的设备。“不努力工作,面对的就是业务亏损、工厂倒闭的压力。”
“让厂子干下去,才是本事”
帮助家族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厂二代”尝试为企业带去创新活力。一批“厂二代”在自媒体涌现,带动了社交平台的二代叙事。
这是大多数实体企业必须占领的互联网阵地。大量90后“厂二代”短视频账号,内容往往与自家工厂的产品及自己在工厂打工的日常有关。
不过,像曹浩田这样,在短视频上获得成功的“厂二代”并不多。
曹浩田接班了,又没完全接班。他不参与企业管理,而是专注于短视频。
20多年前,曹浩田的父母从河南来到义乌,从摆摊到义乌商贸城的店铺,再到拥有自己的工厂和展厅。目前,销售餐具、玩具、饰品等在内的2万多种日用百货。
视频的文案都是曹浩田自己写,前半个月,12个视频没有掀起半点波澜,粉丝数停留在个位数。直到第15天,他发了第13条短视频,一下子有了几十万人次播放量,后续积累到200多万播放量。“运气好。”
“我是一块哥,带你逛义乌。”曹浩田的视频内容不局限于自家的货品,也时常推荐义乌。“义乌一块哥”的账号,也是他给自己打造的人设。视频几乎日更,透过一个个视频也看到曹浩田愈发自信的表现。这些视频的流量带来许多客户,其中包含来自东南亚、南美、非洲的客户。
自2023年3月19日开始,张雨沁已经在抖音发布197个视频,流量不大。但是,她并不着急。“先要守业,再去循序渐进地创新。对于红木产业来说,短视频只是引流的窗口,客户不会因为一个一分钟的视频就下单。”
“大果紫檀新料和老料的本质区别”“一招学会鉴别巴里黄檀”“买红木家具要不要在意重量”……张雨沁抖音的内容多数是干货,这得益于在工厂多岗位的锻炼。“刚开始面对镜头时很生硬,经常忘词。”张雨沁说,尝试过请专业主播,但主播对红木并不了解。最后,张雨沁还是选择自己上。自己写文案,自己拍视频,甚至自己直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晚上她会在抖音上直播两三个小时,回答关于红木的问题。“做新媒体和做实体对我来说一样,需要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做好视频、吸引客户,保证产品品质,留住客户。”
在张雨沁看来,“厂二代”算是个讨巧的身份,不过打造个人IP,让品牌破圈只是第一步。从流量到消费,从浏览量到购买率,这才是对二代们的考验。“有厂子接,是我的幸运,让厂子干下去,才是我的本事。”
记者 唐旭昱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