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 基层治理迈向高效能
义乌稠城街道扎实绘就平安建设
“新画卷”
钱旭升 金民航 文/摄
“非常感谢社区居务联络员,你们的辛劳工作和敬业精神换来了我们社区的一片安宁。生活在这里,真幸福。”在义乌市稠城街道词林社区,社区经常收到小区居民的感谢信,里面写满了“感谢”。
“老赵,来了个薪资纠纷,你这会儿忙不忙,来看看是什么情况”“有一起邻里纠纷,又要麻烦你去跑一趟调解调解了”……在向阳社区,老赵调解室的主力们一次又一次化解了复杂的矛盾纠纷。
在车站社区,80多岁的王冬兰在社区支持下成立了“老娘调解室”,当起了社区的义务调解员。退休前,王冬兰是居委会书记,为人热情爽朗,工作尽心尽力,得到社区居民认可。2001年退休后,她仍然保持着对社区工作的高度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现在大家有事就找调解室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伤感情。”王冬兰说她至今已成功调处近100起各类纠纷。
义驾山社区组织夜间经济经营商户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解决交通堵塞、打架纠纷等问题。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其中38户经营户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自愿加入夜间巡逻队,分9个小组,每晚轮流巡逻,自发向社区汇报正常情况,形成良好的群众自治氛围,给社区夜间经济营造了和谐有序的营商环境。
……
稠城街道地处义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商业氛围浓厚,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极高,人员结构和治安环境复杂。近年来,为了不断绘就平安建设新美丽画卷,稠城街道始终坚持党建统领社会基层治理,以“党建+平安”双轮驱动,将党的领导贯穿平安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有事找社区、就近找网格”服务机制的作用,全面挖掘整合派驻部门、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联动社区党群力量共同做实基层治理“绣花功夫”。
自该服务机制创建以来,稠城街道各社区多点发力,累计解决群众问题需求19343件,满意度达99%以上,社区群众反映投诉、矛盾纠纷数量直线下降。通过“1+X+Y”模式持续强化社区大党委领导力,实现了民生、矛盾、平安等事项的高效管理,成功打造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新气象。
探索服务新模式 巧解社区“老大难”
前几天,住在词林社区词林小区的陈女士发现家里的一面墙总是湿漉漉的,墙角经常有积水,并伴有异味,极大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为了找出问题的源头,陈女士敲开了自家墙壁,发现漏水的下水管道是隔壁单元住户共用的污水管。与邻居沟通的过程中,对方表示,不愿意敲掉墙壁进行查看维修,双方僵持了许久,陈女士无奈下求助社区。在词林社区“橙心帮”服务队志愿者近十天的努力沟通下,邻居终于同意配合维修工作。随后,“橙心帮”服务队的维修人员开墙查清了漏水的部位,漏水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词林社区是稠城街道最大的一个社区,以开放式小区为主。加上业态多样、人口结构复杂、没有物业公司入驻等因素,这些居民小区物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多面临停车管理难、卫生保洁难、维修维护难、治安防范难等“老大难”问题。
为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词林社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社区托底”的准物业模式,成立“橙心帮”服务队便是其中一大创新举措。围绕“有治安防范、有维护维修、有绿化保洁、有停车管理”的管理目标,明确低于一般物业管理标准的物业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思路,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物业服务。
据了解,稠城街道始终坚持把平安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上下“一盘棋”。街道重点聚焦群防群治,深化“枫桥经验”新实践。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引入志愿者、党员、律师等力量,先后引导培育了一批如“满哥”工作室、马世云工作室、“橙心帮”等社会组织品牌,充分发挥了社会团体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的重要作用。其中,马世云工作室于2023年11月获评省级“金牌调解室”,马世云获评省级“金牌调解员”。
拓展管理新路径 促进治理“大融合”
“谢谢你们,又帮我解决了一桩烦心事。”近日,在义乌市稠城街道宾王社区居委会“乌伤解忧”调解室,何女士握着麦麦提艾力·艾则孜的手,感激地说。麦麦提艾力·艾则孜来自新疆喀什,在义乌经商18年,从事羊肉批发生意,是稠城街道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队员。
何女士因租房押金问题跟房东发生纠纷,几天都没能解决。就在她为此困扰之际,麦麦提艾力·艾则孜在社区走访中获悉这一情况,他初步认为押金是纠纷焦点,于是将双方请到“乌伤解忧”调解室,邀请律师调解员向他们解释了“押金”的法律规定。最后,在麦麦提艾力·艾则孜引导下,双方达成一致,房东退回租房押金。
在宾王社区,为了让更多像麦麦提艾力·艾则孜的志愿者加入社区治理中,社区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体系,形成“老乡见老乡”模式,培养熟悉民族习惯、风土人情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作为调解员,加入“乌伤解忧”调解室参与调解。今年以来,“乌伤解忧”调解室已成功调解纠纷385起。社区还成立民族团结自治委员会“和合堂”,专门提供租房指导、就业帮扶等服务。
此外,稠城街道还积极创新涉外管理,拓展“以外调外”新路径。针对辖区外国人高度集聚的现状,以移民事务服务站为中心,组织培育了一批如“洋娘舅”“奈德之家”等为代表的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组织,构建起“融、调、管”三位一体的涉外纠纷解决体系。以穆罕奈德为代表的“洋娘舅”们积极发挥自身懂外语、讲信誉的特殊优势,参与到日常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为平安稠城建设贡献了力量。
稠城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在平安建设的征途中稳中有进、砥砺前行,进一步出实招、硬招、新招,确保平安稠城建设工作取得新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