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讲述

父亲曾是上海红帮裁缝

做裁缝的顾阿姨 金华小巷过生活

新建巷

记者 杨霄 文/摄

“一个宁波老法师,加两个红帮裁缝,一把扬州剪刀,我阿宝就变成了宝总。”

“穿西装要人穿衣,不让衣穿人;要远看、近看,站着看好看,走起来好看,这才‘灵’。”

电视剧《繁花》中,胡歌饰演的阿宝遇到了领他进商业之门的贵人爷叔,爷叔还带他去修了“门面”,请红帮裁缝定制了西服,气质瞬间从街头青年转变为优雅绅士。

“我爸曾经也是红帮裁缝。”

在市区五一路农贸市场附近,有一条小巷叫新建巷。巷子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楼,顾阿姨的服装店就“藏”在其中几间平房里。

62岁的顾阿姨一口软糯的江苏口音,身着一件黄色的长袖T恤,头发扎成一束,热情地邀请我到店里坐坐,人也十分健谈。顾阿姨的丈夫是金华人,年轻时认识了江苏张家港的顾阿姨,两人在那边结婚生子。3年前顾阿姨的丈夫退休,在金华的兄弟姐妹力邀之下,夫妻俩来金华游玩。来了之后,顾阿姨一下子喜欢上金华这座城市。“这里的人很热情,城市也很干净美丽。”之后,他们便在金华定居下来,并在亲戚的帮助下,租下位于新建巷的店面开了家服装店。

父亲是红帮裁缝

创办的服装店红极一时

顾阿姨的裁缝手艺是跟她父亲学的。“我爸曾经是红帮裁缝。”顾阿姨的父亲年轻时,在上海拜师红帮裁缝学裁缝手艺,学成之后在上海老闸北区开了一间服装店。“我爸专门做西装,在当时闸北那一带很有名,人人都夸‘衣服做得老好了’。大家口口相传,来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一些不住闸北区的人,都大老远跑来找我爸做西装。”

顾阿姨在家排行老三,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16岁初中毕业,她就在家中帮衬着母亲料理家务。“18岁那年,父亲让我去上海,和他学做裁缝,我说自己不做裁缝的。”顾阿姨回忆着,憨憨地笑着。“我爸也没有强求,只是说不做裁缝也行,你先来上海帮忙做饭,我们这边生意忙,没时间做饭。”顾阿姨和我说,当年她也不太擅长烧菜,父亲就让会烧菜的学徒或者住在附近的上海阿姨教她做菜。“先放油,再放生姜、大蒜,然后把鱼放进去,煎好一面,再翻过来……一点点教我。”顾阿姨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当时,顾阿姨父亲的服装店招了十几个徒弟。“我爸也不收他们学徒费,还包吃包住。”或许是遗传基因的驱使,顾阿姨嘴上说不做裁缝,当父亲手把手教学徒如何量体裁衣时,不知不觉就学上了。“西装的口袋怎么挖,给客人量尺寸要注意哪些,听上几句,三个月工夫,就学会了。”

“每天,我爸脖子上都挂着一条软尺。他一般会先跟顾客沟通,了解对方是从事什么工作的,需要穿西装的场合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个人身形进行制作。”在顾阿姨眼中,她的父亲继承了红帮裁缝的技艺和传统,无论是量体裁衣还是缝制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最好。据顾阿姨回忆,当时来定做西装的客人非常多,大多是做一整套的西装,采用当时最流行的毛料制作,男的女的都有,女的下装搭配的是当时最时髦的喇叭裤。

1986年,顾阿姨成家之后,返回江苏老家做裁缝,她的父亲继续留在上海开店。

一针一线缝出

人间烟火气

“平时主要是缝缝补补,如果客人带布料过来,我也会根据他的身形量体裁衣。”聊天间隙,顾阿姨坐在缝纫机前,戴上老花镜,给一位客人新买的裤子改短。她的手指在缝纫机上轻盈地跳动,像是一名舞者在演奏着美妙的乐章。眼神专注,每一针每一线都显得精准而有力。

在顾阿姨的服装店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温柔。店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条,店内摆放着一张熨烫操作台、一台老式缝纫机,门边的小板凳上放置着一台飞越牌锁边机。缝纫机是丈夫姐姐的嫁妆,锁边机是顾阿姨当年在上海购买的,之后带回老家使用,现在又被带到了金华,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但在顾阿姨的巧手下依然能够运转自如。“这台机器跟了我几十年。”

“这边的人比较专一,认准了一个地方,就不太会改变。有时候我出门去买菜,店门关着,他们都会等到我买菜回来。”因为顾阿姨的热情好客以及耐心细致,积累了一批老顾客。顾阿姨还和我分享了一件趣事,去年她回老家照顾孙子一段时间,店门一直没开,老顾客隔三差五地给她打电话,催她赶紧回金华。

“我在上海的时候,结识了很多朋友。”交谈中能感受到,顾阿姨在上海的几年时光,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爱玩,回想起来,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玩。”一有时间,顾阿姨会跑去电影院看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印度电影《大篷车》。44年前的大上海,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顾阿姨来说,有着太多的吸引力。

顾阿姨的父亲将赚来的钱存放在一个小木箱里,箱上再挂一把锁。“我要出门买菜,就自己去箱子里取。我爸对我们几个子女都很好的,赚来的钱给我的哥哥、弟弟在老家造房子。等他们到了结婚年龄,来说媒的人可多了。”顾阿姨开心地笑着,“对我这个女儿也很好,我想要买什么,我爸都给买。比如,我在上海的时候,想要买块手表,方便做饭的时候看时间。那时候,上海宝石花手表卖80元一块,我爸就让我自己拿钱去买。”

顾阿姨还在上海认识了一些住在闸北区的好朋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曾经待过的地方都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在顾阿姨的眼中,那些旧时光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生活的色彩和温度。也让我真切地明白,岁月如梭,但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情感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