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讲述

为了这种神奇植物 磐安这对父子建了一座博览馆

记者 潘 慧 文/摄

蔚蓝的天空下,遒劲的枝干肆意向上生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背后的荒漠,这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曲卓木景区的千年古沙棘林,这一幕被一笔一画地绘在展厅的一整面墙上。站在它的对面,仿佛就能感受一场自然与生命的对话。7月1日上午,磐安县花溪路22号,王鑫平和王智杰父子,一左一右,轻轻揭开筹备大半年的“浙江双珍沙棘博览馆”木色牌匾的红色布条,金华首家沙棘博览馆开业。

沙棘,一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两亿多年的植物。它经历了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经历了第四纪冰川期的严峻考验,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带顽强生存,也可以在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带生根发芽。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是宝。

进入浙江双珍沙棘博览馆,一条倒“S”形的图片墙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S是沙棘拼音的首字母,这里主要展示了沙棘一年四季的生长状态,从开花结果到经历风雪。”整个博览馆由浙江双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鑫平设计,2012年,接触到沙棘的他看到沙棘的神奇之处,下决心把事业重心从外贸转到养生与健康产业。“确实对我自己的改变很大,所以,我就想一定要把沙棘好好推广。”2015年,王鑫平创办了浙江双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冷链车从甘肃拉回一吨吨沙棘果,在磐安自建工厂,研发生产沙棘相关产品。如今,新建成的沙棘博览馆能让普通人更直观地认识、了解陌生又神秘的沙棘。

如今,父亲王鑫平认定的未来产业也传到了儿子王智杰手里,父子俩一个深挖沙棘内涵,一个经营开发生产。目前,浙江双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两个种植基地、一家自营工厂、一个研发中心,产品远销华东地区各地市。王智杰说,“接下来,我还希望能带着沙棘这个神奇植物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