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肿块越变越大竟是神经鞘瘤
医生显微镜下精准切除病灶
本报消息(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金志伟)近日,61岁吴大爷左膝后外侧上长了一个小肿块,一开始他视而不见,之后肿物却越变越大,并出现反复疼痛症状。吴大爷尝试外敷中药、中西医理疗等方式治疗,但是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经朋友介绍到东阳市红会医院就诊。
在该院手外(骨)科,医生唐俊华根据影像学结果判断,肿物在腓总神经内,很有可能是神经鞘瘤。切除肿物很有可能损伤腓总神经,严重的话可能有明显的后遗症,比如抬不起足踝,小腿以下部分感觉丧失等,手术难度较高。
经过对手术方案可行性的讨论、分析、评估,以及和患者的有效沟通,该院决定为吴大爷实施显微镜下行“腓总神经鞘瘤切除术”。
手术如期进行,唐俊华在手术时发现肿物和腓总神经的鞘膜紧密相连,这种类型的肿瘤极易切断神经。肿物的切除过程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刀将肿物表面的神经纤维一层一层剥离,稍有不慎就会切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在显微镜的精准操作下,顺利完整剥离肿物,留下完好无损的腓总神经,整个手术十分顺利。
唐俊华表示,神经鞘瘤亦称雪旺细胞瘤,是起源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多发于20~50岁,儿童少见。神经鞘瘤好发于头颈部及肢体的周围神经、脊神经根,尤其是近肘、腕和膝关节处肢体屈侧的尺神经、腓总神经。
尽管神经鞘瘤多为良性,但瘤体增大可产生压迫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唐俊华提醒,如果身体长出不疼但是越来越大的“包”,或者出现“针刺感”疼痛,叩击或者轻敲肿物出现过电样的感觉,需要引起重视,可能为神经来源肿瘤或者是肿瘤侵犯神经,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