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衰老”怎么办?
横店医院重塑患者“膝”望
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李海燕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在老龄群体中逐步攀升。骨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东阳市横店医院熟练开展膝关节置换手术,为老年骨伤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节衰老”影响生活
骨与骨连接的地方是关节,正常情况下,关节骨骼面的软骨可使关节活动时,骨骼相互滑动而不产生疼痛。
骨关节炎发病的实质是“关节衰老”。随着年龄增长,由于软骨退化与磨损,关节活动时骨骼间直接滑动少了软骨的缓冲,骨头间正面“硬碰硬”便产生了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的症状。
“我的膝关节像‘生锈’了一样,上下台阶困难、关节肿胀疼痛,吃药都不管用。”近日,家住南马镇的陈女士因右膝疼痛来到横店医院就诊。陈女士说,自己两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当时因为疼痛还能忍受就没去医院”。
一年前,她的右膝疼痛加剧,于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横店医院就诊,当时X光检查显示其右膝为“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在与家人商议后决定,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后疼痛好转。
好景不长,陈女士的右膝如今再次疼痛复发,饱受病痛折磨的她决定这次一定要治好膝盖毛病,于是,她下定决心来该院要求进行手术治疗。
横店医院骨科副主任蒋昊靖介绍,骨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包括下蹲困难、无法正常走路,甚至不能上下楼梯。逐渐加重以后,腿可能会发生变形,在农村会看到一些膝盖周围畸形比较重的老年人。
早期的骨性关节炎症可以通过调整生活规律进行预防和避免;如果出现轻微的症状,可以通过服用消炎止疼药、中药或是一些中医疗法进行保守治疗。但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后期还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此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重塑患者“膝”望
在横店医院病区,69岁的陈女士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老人家笑容满面,一边走一边笑着说:“一开始听到要置换关节,以为是个大手术,一定很疼,没想到手术后,基本都没感觉到疼痛。”
据了解,膝关节置换术也叫做人工膝关节成形术,是通过手术方式去除病损的骨质及软骨,并用人工关节假体加以替代。由于用仿生外形的关节假体替代了病损的关节结构,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恢复人体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矫正各种畸形,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能力。
“很多人都认为膝关节置换手术要将整个膝盖全都换掉,因而对此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蒋昊靖介绍,“其实,该手术只是将患者关节表面被破坏的部分切除一层,再将同样厚度的人工关节装在病变切除处的表面,创伤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蒋昊靖说,这是一项非常成熟和常见的技术,近年来医院熟练开展关节置换术,特别是老年患者居多。一些高龄老人害怕手术,认为年纪大了熬一熬算了,但其实只要身体指标过关,完全可以进行手术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锻炼”很重要
为了让骨伤患者尽早康复,横店医院骨科对膝关节置换后的患者科学制定恢复方案。
蒋昊靖介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经过专业的康复锻炼才能适应“新膝关节”,恢复正常的功能;如果康复训练不专业不认真,则极有可能还是“废腿”一条,甚至不如术前。
研究发现,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顺利恢复正常的因素中,后期康复锻炼占到70%,而成功的手术仅占到30%,可见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有些患者在术后仍感到大腿“没劲”,还有迈不开步的现象。这是因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最需要康复锻炼,而康复锻炼不仅包括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还有肌肉力量的强度。人的膝关节最重要的肌肉就是股四头肌,做完手术后,患者尤其要重视股四头肌的锻炼,一般可以做下蹲、直腿抬高、蹬自行车等锻炼方式恢复肌肉力量。等到大腿肌肉力量不断增强后,大腿的“没劲儿”、迈不开步的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