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人文

我市推动升级版“千万工程”文学创作

记者 郑宇恒 文/摄

7月6日,李英《群山回响》研讨会暨升级版“千万工程”文学创作座谈会举行。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金华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旨在深入探讨李英报告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与社会价值,推动升级版“千万工程”文学创作。

长篇报告文学《群山回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作者李英通过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大主题、大立意、大道理。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等。

活动中,李英向白色森林小镇、岭下镇釜章村文化礼堂、孝顺镇白溪湾艺社赠送《群山回响》,并讲述了他的创作心得与感悟:“我认为报告文学就是通讯加文学,它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有一种精妙的魅力。”

李英历时3年完成《群山回响》,其间走访30多个村庄,采访100多人,他回忆采写《精美乌石会唱歌》时,曾4次前往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住了10多天,一直跟着主人公张威平一起活动。他提出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应当把握真实性、时代性与文学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文联原主席王晓明说,《群山回响》之所以能够那样响亮,是因为李英的创作视角和笔触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与农民,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许多既真实可信,又形象鲜明的可爱人物,从而对乡村剧变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徐益丰认为,《群山回响》重点描写了农村的年轻群体,这体现了一种前瞻性,因为在当下与未来,青年都与乡村紧密结合,他们的活力与冲劲不容忽视。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周佳是《群山回响》的责任编辑,她说,在编辑书稿时,将浙江省地图作为工具,每读一个故事,就在地图上圈出发生地的位置,地图上的一个个红圈反映了作者的脚力功夫。

《群山回响》策划统筹、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认为,《群山回响》具有一种非常质朴的力量,能够给乡村建设带去激励与希望。她说:“人如其文,文字中蕴含的力量离不开作者创作过程中专注与探索的精神。李英是农村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与书写者,他用文学对时代进行回应,既为同题材创作提供了文学样本,也为乡村持续发展提炼出‘千万工程’的示范意义与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