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江老师“跪着”讲课 说的话能救命

记者 单光辉 文/摄

下金山村、南下王村、塔石村、万江社区、东苑小学、金外小学……打开江里军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近期的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安排,每个休息日都安排了上午、下午、晚上3堂课。他说:“每多培训一场,就离‘家家都有救护员’的目标更近一步。”

江里军是市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也是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院兼职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全国急救教育试点专家。他从2015年起专注应急救护培训和青春健康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线下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逾200场,受训获益人数达5万多人次,培训合格红十字救护员逾2000人,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5000小时。

球友的一次意外

让他坚定应急救护初心

2014年,江里军打篮球时,球友突发意外,躺在地上双眼紧闭、脸色发白、意识不清,他现场处置后将他送到医院救治,好在抢救及时,球友脱离了生命危险。

江里军意识到,发生突发意外,等医务人员赶到再抢救,作用非常有限。“生命很脆弱,必须让更多百姓懂得急救知识。”2015年,江里军组织医院青年开展社会急救培训,成立“急先锋”志愿服务队伍,还加入金华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一名应急救护培训师。

作为医务人员,江里军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只要休息,他就以应急救护师的身份,走进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农村……有针对性地向公众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面对老师、学生,他普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急救知识;面对交通警察、司机、危化品押运员,他普及交通意外及危化品吸入等处置知识;面对社区居民,他普及消防应急救护、意外坠落等处置知识……

他的足迹遍及金华

成为受群众欢迎的“江老师”

认真做好每一场活动每一次授课,让听者真正掌握知识是江里军的目标。“应急救护知识非常专业,灌输式培训记不住、不易学。”江里军说,“我们要抓住群众的需求点、接受点,结合日常生活把发生意外时人体的反应,告诉他们第一时间要做什么。”

在社区培训时,多数听课者是老年人,江里军上课前会先和他们一起做晨练热身操来热场,再从他们关心的慢性病日常管理、突发急症如何自我处理进入到应急救护课程中,受到老年居民的喜爱,称他是“教人治病、救命的江老师”;在给快递小哥培训时,江里军会针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加强意外摔伤、跌伤、中暑等培训,特别是教会他们如何快速找到AED,让他们成为急救现场“AED第一时间获取者”。

为了让授课更大程度地接近和还原意外伤害现场,让听者进行操作练习,江里军购买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教学机、气道异物梗阻背心、断肢、肠外溢道具、绷带、三角巾等专业教具,还用一些废品制作仿真冰块、简易灭火毯等上课用的道具。

多年来,江里军的足迹遍布金华市区各乡镇,因为心肺复苏培训需要采用跪姿,江里军打趣说:“我培训不仅穿破了好几双皮鞋,更是‘跪’遍了金华市区。”

成立公益团队

把应急救护送到千万家

10多年来,江里军多次对发生意外的陌生人进行急救。2023年12月,在武义,他看到一名70多岁的老人突然倒地,赶忙起身实施急救,20多秒后,老人恢复意识。他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与急救医生做了交接才离开现场。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2023年江里军成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室。一年多来,该工作室发起参与金华市暑期公益性托管班项目,完成近50个社区点位托管班的应急救护培训,受邀参加平安金华建设、中非合作论坛、金华市防溺水现场会等大型活动的应急救护,开展地震逃生演练、火灾逃生演练、暑期应急救护亲子体验等应急救护活动。

江里军的努力得到广泛肯定,他不仅获得浙江省红十字一级应急救护师和浙江省青春健康教育培训师师资,受聘为杭州亚运会金华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成员,个人还荣获“金华市青年岗位能手”“金华市创建工作先进个人”“金华市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金华市最美红十字志愿者”“金华市最美红十字救护人”“新时代金东好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