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探寻教育的无限可能

市区一批新学校今秋将迎创校生

记者 叶骏

“通过这份电子录取通知书,我认识了校名和校徽,了解了美丽校园,对学校吉祥物小智和小和特别感兴趣。”“我已经会背《渔歌子》了,希望早点开学,开启我的小学生活!”

近日,金华市志和小学的第一批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电子录取通知书,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方便快捷,很有文化气息;环保高效,很有互动效果,提前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校园生活,方便为新学期做好充分准备。而且,电子录取通知书是数字技术与教育智慧的结晶,界面生动且富有童趣,引导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其数字化存储可以永久保存,具有纪念意义。

今年秋季,我市一批新学校将迎来首批创校生,包括志和小学、东苑小学梅园校区、东莱小学和婺城区长湖湾实验学校(暂名);义乌市佛堂小学渡磐校区、联港小学、廿三里四小、绣湖中学秀禾校区等;以及武义县城南中学、栖霞小学等义务段公办学校;还有金华市实验幼儿园北山路园区、金东区实验幼儿园东茂华府分园等一大批公办幼儿园。新学校设施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建设之初就融入了新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整体设计的校园文化,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学生、家长充满期待。

志和小学项目总投资2.95亿元,占地近60亩,规划班级48个,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学校秉承张志和文脉,基于“诗性教育”,将办学理念定位于“教育是一首诗”,实施“让童年充满诗意”的办学策略。据了解,该校的电子录取通知书就是教育理念的体现,引领孩子们在诗意中感受校园与学习的美好。

志和小学校长华建勇表示,这份特别的礼物不仅标志着孩子们即将开启的全新学习旅程,更蕴含了学校对教育创新和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懈追求。这些数字化工具能优化教育管理,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可能,让教育更加精准高效;从首批学生的数据进行沉淀,也为以后智慧校园和人工智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志和小学为湖海塘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将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共享集团优质教育资源。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实现“午休躺睡”,教室侧墙面装上了推拉式床板,并根据低、中、高段孩子的不同身高进行了相应调整。与传统教室不同,志和小学的新教室里不放置讲台,而是设置一个老师批改作业的“小天地”。为解决卫生死角问题,教室增设有卫生洁具室。此外,还有智慧顶灯、静音风扇、双层推拉式黑板等诸多人性化设计。

“承东莱之风,育谦谦学子。”与志和小学相距不远的东莱小学,也已进入装修扫尾阶段,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前不久,东莱小学也给首批新生发放了入学通知书,向学生传达学校logo“书卷”独特的设计理念。通知书整体如“书卷”,象征传承,开卷如启新篇。

东莱小学位于市区东阳街与和信路交叉口,占地约42亩,规划36个班。学校建设有诸多亮点,如打造了多功能运动中心,内有风雨操场、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空间;学校餐厅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另外还配建了地下接送系统。

倘若校园能被描绘成色彩,那必然是校服的颜色。东莱小学在此前举行的新校服采购征询会及遴选会中,以“东莱紫”为设计基调,获得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东莱小学的校训是“谦和有光”,希望孩子们谦逊好学、熠熠生辉。东莱小学为宾虹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将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在集团赋能下各成员校实现共生发展。

东莱小学招收首批一年级共6个班级的学生。老师们来自区内学校选调的骨干教师以及提前批招聘的优秀师范毕业生。

近期路过环城西路西关大桥北侧,很多人都被一所新学校所吸引,这就是金华四中教育集团与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的长湖湾校区。这所高标准打造的新学校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今年秋季,这里将有小学一年级新生4个班、二年级2个班和初中4个班的学生幸福入驻,开启美好的学习体验。

长湖湾校区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储物柜,方便学生放置学习用品。教室里安装了一排排智能护眼灯,智能系统巧妙融合上课、课间休息、投影展示、自习时光、考试环境及放学离场等六大场景模式,指尖轻轻一触,即可实现灯光明暗的智能化调节与统一控制,有效呵护学生视力,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

“长湖湾校区是婺城区新建学校,硬件环境不用说,师资、管理也大可放心:我们会把本部的优秀骨干老师派过去挑大梁。”面对新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环城小学党总支书记、环城小学教育集团总负责人姚晓芳表示,新生入学通知书已于7月13日和环小本部一起发放。

长湖湾校区项目位于婺城区西郊地块,总用地面积约81.57亩,总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小学部、初中部分别由环城小学、金华四中负责管理,探索“名校+”办学新模式。教育集团实行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教育教学统一、评价考核统一。

金华四中党总支书记、四中教育集团总负责人童桂恒表示:“我们将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加强师资配备,确保融合型集团走深走实,为打造、擦亮‘优学婺城’金名片贡献四中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