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就近可办
永康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本报消息(永康融媒体中心 胡美樱子)近日,永康市西城街道郎下村拟建一条文化长廊。由于对合同法不甚了解,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义找到该村法律顾问应青君律师,请她对合同进行审查修改。应青君对原合同的一些条款进行修改,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作详细解释,帮助他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交易行为。
“多亏应律师帮忙,解决了困扰我们村的烦心事。”陈义说。为补齐法律服务资源城乡、区域不均衡的短板,尤其是解决偏远区域法律资源匮乏问题,今年以来,永康立足群众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需求,优化平台建设,扩大服务供给,推动资源下沉,努力打造触手可及、就近可办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在传统市镇村三级平台的基础上,永康开创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与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双网”融合,延伸建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3个、规上企业“法律驿站”338个,对应配置法律顾问,持续扩大服务辐射面。在人流量大的农村便利店设置公共法律服务资料自助服务架,把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永康探索建立“站所对接”服务模式。该市18家律师事务所对接14个乡镇(街道)和3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机制。所有服务站24小时智能终端全覆盖,每日律师常驻值班,15分钟快速响应。此外,永康还整合律师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入驻该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两个健康”法律服务团,开展“走下去”送法进企活动和“请进来”企业座谈活动,提供“全科门诊+专科会诊”管家式法律服务。截至目前,永康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000多家,提供各类服务5000余次。
为推进高频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永康市司法局编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手册》1000册,包含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常见法律问题解答、常用法律文书范本等内容,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咨询解答以及简易起诉状、协议等法律文书代拟等基本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村级法律顾问效能,参与村级合同起草、修改、审查等全过程,实现村级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