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无”电梯找到“主人”
磐安推出“梯长制”破解监管难题
记者 吴彰义 实习生 王科缙
眼下,电梯已成为不少新建小区的标配,不少老旧小区也纷纷加装电梯以方便出行。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善、缺乏专项资金、维护保养不规范等原因,随之而来的“三无”电梯(无主体、无资金、无维保),让原先的“方便梯”变成“麻烦梯”,带来安全隐患。
为破解这一监管难题,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在五指嘉苑小区先行先试,积极创新监管机制,探索电梯“梯长制”委托管理模式,开展“梯长制”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期,小区10台“三无”电梯找到“主人”,居民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困局
“三无”电梯带来烦恼
前段时间,磐安县安文街道五指社区五指嘉苑小区4幢1单元的陈新罗夫妻俩遇到一件糟心事。因为物业与业主的纠纷,导致电梯无人维保,单元楼里的电梯坏了之后又无人维修,住户不得不弃梯爬楼。“大家整整爬了12天,出门买菜、扔垃圾、上下班全都只能爬楼,我和老伴都快80岁了,爬了几趟就躺在床上下不来了。这叫什么事啊?”谈及这件事,陈新罗仍然很气愤。住在10楼的葛德好带着孙子每天都要下楼玩,天气这么热,抱着孩子上上下下,没一会儿就一身汗。他说,楼里老人多,没有电梯,出行成了难题。
面临出行难的还有小区其他业主。因为各种矛盾,该小区物业撤离,与电梯维保单位终止维保服务合同。7月初,物业公司向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反映小区电梯维保问题。该局第一时间在五指嘉苑小区张贴《关于小区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将依法关停使用的通告》。但之后小区电梯隐患一直未予整改,且电梯有效检验将于7月底到期。而按照小区现状,想要成立业委会,重新聘请物业公司需要很长时间。这意味着在用的10台电梯将面临无电梯管理责任人、无维护保养单位等安全隐患,如继续使用,安全风险大大增加。“电梯脱保、未及时年检,按照时间表,这些电梯最迟7月底必须关停。”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周国钱告诉记者,不关,脱保的电梯安全无法保证,可如果一关了之,居民出行又如何保障,10台电梯涉及230多户居民。
周国钱说,“三无”电梯主要面临以下难题:一是监管难。由于无具体责任主体,监管部门难以监管,下达的各项监管要求找不到人进行对接、落实。二是维保难。由于没有管理主体也没有专项维修资金,无人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维保单位也不愿意承接,造成电梯脱保,故障率上升。三是检验难。每年定期检验时,因无人管理与配合,易造成超期未检或不合格。四是封停难。如因检验不合格将电梯封停,势必影响居民出行,引起不满。
小小的电梯,关系着回家路上的幸福感。如何保障小区电梯规范运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局
“梯长制”让业主安心放心
“原本我计划和家人去住农家乐了。”8月2日,五指嘉苑小区1幢的“梯长”楼万孝说,电梯在月底前通过年审,签了新的维保公司,他和邻居们的心都放下了。
为破解“三无”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缺失问题,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电梯“梯长制”委托管理模式,通过发动业主以楼道为单元推选产生1名“梯长”,对电梯日常基本使用进行管理,并由业主自行选择有资质的本地电梯维保公司,委托其负责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与维保工作。
就这样,热心的楼万孝、陈新罗等7人被大家推选为“梯长”。“我主要负责向业主收费,还有就是每半个月监督维保公司维护电梯。”楼万孝说,单元楼里电梯的第一年维保费和年检费两个小时就收齐了。记者看到,该小区电梯里现在设置有“梯长制”公示牌,“梯长”姓名、职责及电梯安全管理员电话公示,居民可在电梯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联系“梯长”,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与可靠。
探索电梯“梯长制”委托管理模式并非易事,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参照,业主能不能接受,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磐安县市场监管局通过与安文街道、五指社区、五指嘉苑小区业主代表联合会商,明确管理责任。为确保电梯日常维保,该局为业主整理维保公司清单,提供联系方式,由业主自主选择有资质的本地电梯维保公司,确保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不间断。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10台“三无”电梯整治工作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居民第一时间使用到安全合格的电梯。目前,10台电梯已全部完成变更手续。
“这是一条无物业小区电梯监管新路子。”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丁兆云认为,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发展较快,“三无”电梯现象存在,电梯“梯长制”委托管理新模式既落实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又加强了电梯维护保养,保障了居民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