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人还没高反,面包先‘高反’了”

亲子游途中感受科学知识

记者 董金姣

暑期是亲子游旺季,不少家长带孩子去西北旅游时,最担心的就是高原反应。不过让家住市区的严女士意外的是,“人还没高反,面包先‘高反’了”,这是怎么回事?

前两天,严女士带着妈妈和两个孩子跟一群旅游搭子在青海甘肃大环线旅游,去青海湖途中发现随身携带的袋装面包一个个鼓囊囊的,像是“高反”了一样。上初中的女儿平时对科学很感兴趣,看到这个现象兴奋地说:“书本里的科学知识此刻具象化了。”

记者随后采访了近期去过或正在西北旅游的家长,他们都表示,初入海拔较高的景点,都被不同食品的“高反”逗乐了,有的是薯片,有的是蛋糕,有的是脆皮香蕉……它们的共同点是密封包装。食品也会“高反”?记者请市湖海塘中学科学老师陈婉意科普了一下。

“零食包装袋鼓起来是因为内部气压高于外界气压。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比我们这里低,因此包装袋看起来比我们这里更鼓一些。”陈婉意介绍,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不只是海拔,还有流速,流速大则压强小。例如我们乘坐地铁、高铁都会看见地上有一条黄线,高铁经过时空气流速很大,压强很小,要是站的位置越过黄线靠近车辆的话,就有被大气压压到车上的危险。此外,气压平时也会有变化,晴朗天气气压通常比阴天高,同一地区,冬季的气压往往高于夏季。

据了解,外包装膨胀现象不仅出现在方便面、薯片、蛋糕、面包等密封的食品上,化妆品也不能幸免。有网友称,带到云南的化妆品刚打开就被喷了一脸。想要避免食品包装袋突然爆开或被化妆品喷一脸的情况,可在海拔升高的途中把包装打开,让气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