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我市大力推进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本报消息(记者 刘小刚)“以前想当然地以为垃圾处理厂环境卫生差,今天通过VR预览图线上参观浙江华川深能环保有限公司厂区,发现这里干净整洁,还配备了恒温游泳池、图书吧、生态湖,和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8月6日,市民季女士说,这次参观改变了她对垃圾处理厂的成见。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环境教育打开方便之门。通过参观,公众“零距离”了解环保工作,从中获取环保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环保意识。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并发布工作指南,进一步提升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市持续扩大环保设施开放范围,落实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相关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单位共有29家。其中,列入生态环境部开放名录的设施单位7家,自行向公众开放的设施单位22家,涉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危废处理、环境监测等多领域,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

据介绍,这些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单位围绕六五环境日、世界水周、世界地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向社会集中开放,平时提供预约参观服务,成为展示我市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窗口,有效扩大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激发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据统计,去年,全市列入生态环境部开放名录的7家单位线上线下共计向公众开放160场,接待4989人次。今年截至8月5日,这7家单位线下向公众开放68次,接待19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