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人文

梦想何时开始都不晚

这里有群练瑜伽的“潮奶奶”

记者 杨霄 文/摄

夜幕降临,金东区光南社区老年学堂的教室里传来舒缓的音乐,瑜伽队的成员身穿统一的服装在专心练习。下腰、前屈、展臂……她们神态专注、动作柔美,丝毫看不出已是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

“年老,但心不老。喜欢的事情,就用心去做。”7月26日,光南老年学堂瑜伽队在“锋范杯”金东区第三届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光南社区老年学堂的校长助理王建敏说,这是学堂开展社团建设以来第一块奖牌。

公认的“劳模”和大家成了好朋友

68岁的王建敏不仅是校长助理,还是瑜伽班、太极班、走秀班、木兰扇、非洲鼓等8个班级的班主任,是学员公认的“劳模”。

王建敏2005年搬到光南社区居住。“那时候小区旁边都是田野,19年过去了,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建敏笑着说,原本的田野已被高楼大厦、商业综合体、住宅区等取代,增设的轨道交通站使得该区域的交通更加便捷。“如今还有了老年学堂,我也想发挥余热。”多年的学习让她由学员变成了老年学堂的管理人员。

“王老师每次都早早来到学堂,烧好开水供学员们饮用。”

“她时刻关注大家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上下课时间,就是考虑到我们要照顾儿孙来制定的,让人感到温暖。”

“有时候,我们忘带瑜伽垫,王老师就像变魔术一样,给我们备好,非常热心。”

学员们提起王建敏都赞不绝口,王建敏也将学员当作自己家人一般照顾。王建敏指着手机里的微信班级群说:“我负责的工作,都是零零碎碎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为学员们提供服务。”王建敏说,日常学员们上课的视频、图片等,她都会跟进拍摄,整理出来发布在班级群里。如果有文艺演出,排练和演出的详细安排都需要王建敏来调度。

“您退休后又继续在老年学堂忙东忙西,而且都是义务劳动,图什么呢?”王建敏的回答很简单:“虽然退休了,但还是想过好每一天,忙碌的生活会让自己得到一份快乐。”她说,在老年学堂,她和很多学员成了好朋友,大家有相似的爱好,一起收获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班里的大事小事都由班长负责

“我以前在龙游上班,因为很喜欢金华这座城市,儿子高中毕业后,我们就推荐他来金华读大学,我们退休后也选择在金华定居。”61岁的应慧娟是光南社区老年学堂瑜伽一班的班长,也是瑜伽队的队长。

她之所以选择学习瑜伽,是觉得这项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让她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放松。“瑜伽的呼吸法和体位法提升了我的身体柔韧性、平衡力和核心力量,让我感受到身体的舒展和内在能量的流动。”

虽然来老年学堂学习没有分数要求、没有排名、没有考试焦虑、没有升学压力,但学员们都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让自己的努力可以开花结果。班长的工作相对繁杂,应慧娟都是最早到达教室,将教室打扫干净。每个学员来到教室,她都会合理安排好位置,“因为教室的场地有限,不时有学员请假或者迟到,我都会把每个学员的位置安排妥当,让班里每个学员都有归属感”。

“班里的大事小事都由班长负责。之所以选择应慧娟当班长,是因为她很有责任心,做事很认真。当时和她说的时候,刚好她家新添了一个孙辈,她有点犹豫,后来经过我们的努力,她也答应了。”坐在一旁的王建敏说。“我小时候没当过班干部,没想到在老年学堂圆梦了。”应慧娟笑着说。

最近一段时间,瑜伽队正在排练舞韵瑜伽,应慧娟负责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请教动作是否标准、哪里需要改进等,然后将老师的答复分享给学员,让她们纠正动作。“因为我们的瑜伽老师工作比较繁忙,也不能总去打扰,我们就自己组织练习,练到一定程度了,再请老师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我们不光会做家务还能歌善舞

“排练的时候,我们也会让我们队伍里练瑜伽比较久的倪瑞娟与大家交流,看看有哪些动作没有做到位,需要改进。”应慧娟说。“十几年前瑜伽在义乌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不过那时候在义乌工作繁忙,也没怎么学。”今年58岁的倪瑞娟,在退休后找回自己的爱好,重燃对瑜伽的追求,并坚持了下来。“刚开始练的时候,身子骨比较僵硬,跟随老师做体式的时候,身体上有太多的酸痛,全靠毅力坚持了下来。”

机缘巧合之下,倪瑞娟和应慧娟、王建敏相识,大家结伴来到光南社区老年学堂瑜伽班。“在这里能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不光只会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今年5月成立社团之后,她们一起参加了市老年大学2024年春季学期教学成果汇报演出,获得台下如雷的掌声。“近期我们在排练的舞韵瑜伽,应慧娟负责编排,我在一旁辅助。”倪瑞娟说。

除了学员之间互帮互助外,大家一直认同学校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除了日常上课,学校还会组织反诈骗宣传、织围巾、插花等活动。今年春季班结束的时候,王宏纲校长带着校务、各班班长外出团建,因为我们平时各个班长不太碰得到,这次团建帮我们加强了沟通和互动。最近我们在排练节目,天气十分炎热,老年学堂给我们免费提供凉快的排练场所。”

让老年学堂成为老人的“颐养乐园”

光南社区老年学堂自2023年9月创办,开设了古典舞、二胡、越剧、旗袍秀、太极、美术、书法、音乐、古琴、瑜伽、油画、木兰扇、非洲鼓、口琴、手机摄影等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前来,大家上学的热情高涨。

“上课的学员多了,日常教学管理问题随之而来,我们拥有一支热心且尽职的校务团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激发了师生对老年学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凝聚力。”光南社区老年学堂常务副校长王宏纲说,他们会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并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同时还制定了校规,从各个层面提供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在班里实行班长负责制,无论是组织活动,还是上课点名、保持教室干净整洁这种小事,都由班长来负责。除了日常课程,学堂还鼓励学员们以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瑜伽队是学堂开展社团建设以来的第一个社团,而且成绩斐然。

王宏纲见证了这所老年学堂的成长历程。老年学堂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报名学习,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又成了王宏纲最常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光南社区老年学堂已经成为新时代老年教育的“颐养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