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守与变

记者手记

黄晓华

在市场经济的淘沙漉金之下,改革开放后初创的企业纷纷进入壮年。通过“‘金心’助企 ‘青梅’在线”大型融媒蹲点行动,回顾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们无不是在“守与变”中一路走过来的。伯虎股份亦是如此。

在这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企业要站稳脚跟不得不变,但在变的过程中又必须得守住些什么。这样才能随着时代的大潮不断前进,而又不随波逐流、雾失迷津。

坚守,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从伯虎股份的发展轨迹看,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制造业企业需要坚守的奥义。

——匠人的初心。从最初郑小根天天泡在车间废寝忘食地钻研自动化设备,到郑恩其走向全球寻求技术突破、测试产品性能,视野格局已然不同,但精益求精的追求始终如一。

——企业的愿景。一件产品在物质层面很普通,延展开去自有其重要意义。比如汽车防滑链关乎的是生命安全。伯虎链条将愿景定位为全球安全驾驶守护者,很能激发出员工的使命感,从“将就”到“讲究”不是一句口号。

——发展的战略。伯虎股份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很多诱惑,比如赚热钱、赚快钱。很多企业正是在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中,失去战略定力,偏离发展轨道,做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最终败下阵来。而伯虎股份抱着“我只会做链条”的清醒,以及保障生命安全的政策必将越来越强化的预期,步伐始终不乱。

抱守原则,不等于保守。正是因为有了坚守这块压舱石,船只乘风破浪才能更加稳健。在坚守的基础上,变革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

伯虎股份对技术突破的追求很执着,哪怕屡屡受挫也不放弃,两度启动、历经9年的汽车防滑链自动收紧装置项目终于研发成功。有了人无我有的过硬品质,借着互联网直播带货的风潮,伯虎链条一炮而红。郑恩其也坦言,事业越做越大,不能只当工匠了,还要将更多精力花在管理上,管理的确出效益。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中,新的增长点才会不断浮现,企业才有可能赢得市场,占据先机。

36年,伯虎股份书写了一个创业创新的好故事。读懂其中所蕴含的“守与变”的辩证法,才能真正读透它的创业路,读出这家企业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