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永康以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本报消息(记者 章陈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企业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永康全市上下紧扣上级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牢牢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事关营商环境”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永康民营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超1.6万家,还有在外发展的“永商”超10万人。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永康以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把企业全周期、产业全链条服务需求作为导向,推进服务集成化、业务数字化、事项标准化、需求场景化改革,打造线下“一站式”、线上“一网式”、服务“定制式”、供给“套餐式”企业服务环境,塑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体现在“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办事效率上,也折射在“办事暖心爽心”的增值服务理念里。
位于永康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永康设立“8+3”服务板块,组建了一支以11名固定服务专员、36名服务专员为核心,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服务团队,配套制定《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增值化服务协同机制》等18项制度,切实推动增值化服务高效供给。同时,全量归集整合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涉企服务事项206项并上架线上平台,按照“边使用边完善”原则,建立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针对企业疑难复杂事项,分类分层分级交办流转,迭代完善“主动发现—高效处置—举一反三—晾晒评价”的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对同类、共性问题分析梳理,形成“企业重大共性需求—改革议题研究—机制体制突破—改革落地”的有效闭环,推动“一件事”解决向“一类事”提升,切实发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中台枢纽作用。
其中,在解决防盗门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时,兜底板块通过共享实验室等方式,提供额外支持和解决方案,促进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资源的集聚共享,提高了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效率,帮助永康防盗门企业快速适应新国标,为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特别是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人才服务板块聚焦企业及人才办事的堵点难点,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校企合作、人才政策、人才安居保障等服务,让在永康的人才享受到点菜式、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及人才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走访企业171家,召开座谈会23场,归集包括“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平台、“三服务”小管家、12345(民呼我为)平台等13个线上渠道在内的涉企问题及建议共224个,解决220个,涉企问题高质效办结率达98%。
一流营商环境,核心在于优化为企服务,根本在于打破堵点难点、真正解决问题。
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方面,永康在“拿地即开工”基础上,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全过程,通过创新分阶段验收、分批投用,助推工业厂房项目“竣工即投产”;通过推行竣工验收、同步登记,推行工业企业项目“竣工即交证”。目前,已完成永康星月科创园第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助力企业提前4个月投产,项目“即”系列实施率达100%。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需求,永康按照“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要求,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制定《深入推进镇村两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在村级便民服务站可办121个民生事项的基础上再梳理下放10个事项。截至目前,“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已全部实现线下可流转,10个已上线上平台,“一网通办”率达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