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这个医师节,00后护士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者 董金姣 通讯员 冯瑶洁 文/摄

“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人送去生命的希望,这本身是很有意义的事,我自己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今天刚好又是医师节,能用这样的方式救人,很开心,也算是尽了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武义00后护士张雪宁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17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088例、我市第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雪宁今年23岁,是武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她在宁波读大学时登上献血车献血,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当即留存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

今年4月25日,接到武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和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张雪宁心里按捺不住地小激动了一把,“毕竟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想到自己马上能帮助患者,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闺蜜小鲍。

8月19日上午,记者赶到金华某医院浙江省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时,张雪宁正躺在采集床上,红色的血液从她一只手臂上的针管输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剩余的血液成分从另一只手臂上的针管回输到体内。看到“生命的种子”在一点点收集,张雪宁脸上露出微笑。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抽血,她的手臂有点酸,闺蜜小鲍和红十字志愿者坐在她旁边,帮忙按摩手掌手指。

“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感觉她很了不起。”小鲍告诉记者,这几天在微信群里,朋友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张雪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从上周四张雪宁来金华市区做捐献前体检等流程第一天开始,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并且用实际行动支持她——轮流从武义赶到医院陪伴。

据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我市自2007年出现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至今累计完成采集71例。目前我市在中华骨髓库中有9000多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自2022年7月29日,我市在金华某医院建立浙江省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以来,已完成独立采集26例,其中00后捐献者全市共有4位,张雪宁是第4位。

张雪宁说,今年是她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这个中国医师节,自己刚好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样特殊的经历将永远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