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

——从三个样本看我市推进“教科人”一体化

(上接第1版)

【样本二】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打造“教科产培”一体贯通

7月3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挂牌成立,意味着我市有了属于自己的职教本科高校。

校园内,集“生产、教学、研发、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综合体备受关注,其搭建链条式人才培养体系,从对接产业需求、匹配人才培养到人才流动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增值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教综合体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优化“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项目+学期项目”人才培养策略;通过“一企一策、双轨重构、多元互融”,助力企业技术攻关,服务区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以企业职工技能提升为中心,靶向发力,构筑涵盖智能制造、精密制造、航空制造维修等多领域的终身学习平台,搭建“一中心多领域”终身学习平台体系。

目前,产教综合体与区域头部企业、风投资金合作,已成立生产型、研发型、培训型三类股份制实体公司,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8项;年培训超5万人次,年均企业服务到款超1000万元;为近50家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25家企业完成百余种产品开发。

【样本三】

浙江大学:

“三院一体”教研医融会贯通

什么是“三院一体”发展模式?记者获悉,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以开展科研为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侧重临床诊疗,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主要负责教育及部分基础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探索“教研医”嵌合式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学校+科研机构+附属医院”一体化育人模式。

首先,聚焦资源流通。充分发挥“三院一体”一个党委统一领导、多个不同功能行政主体相对独立运行的创新管理机制优势,如研究院为国际医学院学生和第四医院提供科研服务技术平台,促进教学、临床和基础科研融合发展;利用第四医院医疗资源,积极为医学院学生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其次,聚焦平台支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构建前沿重大设施平台、支撑临床医学研究和诊疗的高端创新平台,已组建生殖医学中心、代谢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RNA医学中心等六大医学中心,进一步提升科研服务支撑体系质量,为科研团队提供一站式研究平台保障。

再次,聚焦引育并举。构建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毕业后教育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围绕学科建设规划,汇集院士领军、顶尖人才为核心的高水平研究队伍;依托浙江大学、义乌市以及企业等各方资源,探索构建混编型教学科研团队,制定专项政策,对引进人员进行“一人一议”。

据悉,第四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A+,排名进入全国前5%;研究院获批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未来病理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工作站等;医学院汇聚在校生800余人,其中来自3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