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3版:今日开发区

“哨声”赢掌声 “幸福哨”擘画善美城市幸福圈

记者 胡雅心 通讯员 江畅

社区既是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又是城市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微观单元”。社区的“哨声”响起,如何让党组织服务“应哨”而到,真正巧解“千家结”,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呢?

自2021年“幸福哨”成立以来,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南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网格微哨”品牌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无止境,打造南苑幸福里”的奋斗目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蹚出了一条贴心为民服务的新路子。

网格兜起大小事

吹响基层治理哨

“这是我们刚拍的视频,你们看看,现场太臭了……”不久前,南苑社区党委接到几位热心老人的反映,称社区第二网格的地下室污水满溢。

社区值班网格员闻“哨”而动,立即找来疏通师傅去现场查看情况,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化粪池满溢。通过排污清洗,及时消杀,该单元楼地下室很快恢复了干净面貌,成功解决了居民的烦恼。

如今,南苑社区着力实行网格巡查、主动问需、上下联动、协同办理的“马上就办”机制,辖区专职网格员、微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纷纷下沉网格,一旦网格里响起“哨声”,网格员们“应哨”而到,进一步将基层网格“一网统管”的治理落到实处,帮群众排忧解难。

“不论是小区下水道堵塞、门前路面破损等环境问题,还是有人受伤、迷路亟待救助,这些情况我都可以及时通过向社区‘吹哨’,交给他们解决。”南苑社区微网格长萍萍阿姨说道。

8月15日,一名年轻人骑行至南苑路时,因撞到硬路肩而摔倒在地,半天无法动弹。社区应急网格员方辰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好在该年轻人只有身上几处擦伤。方辰一边在现场安抚伤者,一边联系交警,一直等到交警赶到现场向其说明情况后方才离开。

以党建为引领,南苑社区“暖阳”党员志愿服务队、“明白人调解队”、“清廉卫士”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基层治理服务队也纷纷建立,协调解决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堆积如山的杂物不见了,破损斑驳的院墙修复了,空中飞线消失了,久经风雨侵蚀的楼体粉刷了,居民休闲区建起来了……如今,社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矛盾纠纷也减少了。南苑社区“幸福哨”从“建”“融”“创”三个方面发力,实现从普及到提升、从整合到融合、从重点到特色的转变,治理“难点”变成“亮点”,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

整合资源解民忧

吹响社区服务哨

“这几天都是高温天气,非投放时间我还要进行巡查,巡查间隙我就会进来吹吹空调、喝杯水,稍微歇一歇,幸福微哨真是方便。”南苑社区垃圾巡检员倪大姐高兴地说。

南苑社区幸福微哨位于居民楼密集的广苑路上,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较近,地理位置良好。哨站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接待室还有空调和免费茶水。高温天气下,这里已经成了垃圾分拣员、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纳凉歇脚的好去处,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将幸福微哨打造成广大居民真正的幸福驿站,南苑社区立足“幸福哨”阵地,充分发挥好微网格长、网格哨兵、社工、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网格排查,一项一项收集、一条一条记录,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

老兵志愿者曹作标有一手维修家电的好手艺,得知谁家水壶坏了、电灯不亮了,他都会热心主动帮忙。渐渐地,社区居民知道了他的长处,时常找上门来。曹作标帮邻居修水壶也不收钱,甚至去周边的旧家电回收站点收集水壶,自己贴钱修好又免费送给战友、亲人、朋友。至今他已经修复了将近800把水壶。他所在的老兵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长期活跃在服务一线,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文明劝导、参与文艺汇演等。

而高温下,“浙江好人”林树根依然坚守在广苑路与苗苑街路口的斑马线前,披上红马甲进行文明劝导。他所在的“常青”志愿服务队是南苑社区以“银发力量”为主的党群志愿服务分队,队员由老党员、老军人、老工人、老干部等“五老”人员组成,目前共有志愿者205名,平均年龄66岁。他们坚持做到主动“应哨”,“闻哨”必到,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文明创建、安全引导等工作。

今年,南苑社区党委还推动“幸福哨”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的“先锋引领”计划,常态化开展“党员在身边”“我为群众办实事”“同心话廉”等志愿服务60余次,完成居民“微心愿”35个,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担当,打造出“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链条式供需服务机制,让群众真正享受到量身定制“精准化”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