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特别报道

全省三大都市区有了最便捷通道

银龙疾驰穿浙中 八婺共融长三角

——写在杭温高铁开通之际

制图:童俊 黄露

记者 叶永永 胡睿哲

9月6日,随着两趟首发列车同时从杭州西站、温州北站开出,分别驶向温州、杭州方向,杭温高铁正式开通。

放眼全国,这是我国首条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是“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省来看,杭温高铁在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区之间打造了一条最便捷通道。对我市而言,杭温高铁是打造国际陆港枢纽,构建“东西双向互济、南北畅通衔接、陆海内外联动”发展格局的重点工程,令沿线4个县(市)中的浦江、东阳、磐安进入高铁时代,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使我市朝“县县通高铁”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金华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杭温铁路是国家寄予厚望的“示范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融合路”,更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发展路”。

寄予厚望的“示范路”

2022年开通的杭绍台高铁,是我国第一条由民营资本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项目,标志着中国铁路领域向多元化投资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开通的杭温高铁,则是国内首条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其在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为民营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和解决收益周期长问题提供示范。

杭温高铁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义乌至温州段,2020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由浙江省发展规划院作为实施机构监督管理,省交通集团和沿线地方政府出资代表作为政府出资方引导,由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控股投资建设;二期为杭州至义乌段,2021年9月全线开工建设,由省交通集团控股投资建设,是浙江首条由省方全资建设的高铁项目。

据《杭温铁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PPP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杭温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BOOT)运作,合作期为34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

杭温铁路项目资本金约98.06亿元。其中,民营社会资本方占股51%,通过邀请招标方式确定;中国铁路总公司占股15%,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参与,与民营社会资本同股同权;省交通集团代表省政府出资,占股13.6%;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政府各指定1家出资代表,分别占股10.2%、8.58%、1.62%。

值得关注的是,杭温高铁运营阶段各方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如果实际开行对数不及预期,政府将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缺口补助。在管理模式上,一方面,杭温高铁使用BOOT模式,民营企业不仅拥有项目经营权,而且拥有所有权,可以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盈利概率;另一方面,杭温高铁在国内首个采用“PPP+总承包+代建”的全新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将探索如何实现各方利益平衡。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沛霖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过去,铁路行业的运价管制和线路调配权管制是制约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建设运营的重要行政壁垒。杭温高铁项目在线路设计布局上接入杭州西站,有效规避可能的线路调配限制,增强了运营自主性。

李沛霖分析,尽管杭温高铁在运营管理上实现诸多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特别是对于民营资本的深度参与,如何在保证项目高效推进的同时,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仍将是一大挑战。

贯通南北的“融合路”

杭温高铁列车翩若游龙,北通杭州,南连温州,使杭州到温州耗时由2小时缩减至1小时左右。那么,对金华影响几何?

“杭温高铁让金华跟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更近了。”金华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杭温高铁建成前,金华有沪昆、金丽温高铁通往杭州和温州方向;杭温高铁建成后,金华沿线的东阳、浦江、磐安等地迈入高铁时代,跻身全省1小时交通圈。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和协调联动发展的着力点。杭温高铁搭起了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区最便捷通道,对金华综合交通体系和大通道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地处“浙江之心”的金华,是国家级双物流枢纽城市,有着“海陆并联、东西互济”的枢纽地位。当前,金华正聚焦“港”“廊”“链”主战场,加快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而杭温高铁是我市打通连港通道,构建“东西双向互济、南北畅通衔接、陆海内外联动”发展格局的重点工程。

放在全国范围来看,杭温高铁是长三角铁路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通道。据有关专家介绍,凭借高铁,距径500公里城市群可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公里城市群可以当日往返;2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可以朝发夕至。高铁快速高效的特点,有利于金华更好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乃至走向全国,使金华可以依托更大市场、更多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形成融合开放发展新格局。

借助杭温高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浦江、东阳、磐安期待已久,并准备就绪。

高标准打造高铁综合服务站、旅游集散中心,压茬推进连接线、绿道、公交配套及环白云山重点项目建设……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磐安全力推进站场建设、交通畅达、项目推进、风貌提升、服务优化和营销推广六大攻坚行动,打造高铁新时代康养旅居产业升级版,全面提升文旅配套服务水平。

同时,磐安加快构建以高铁、高速、国省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真正形成“一刻钟上高速、半小时到县城、1.5小时内到四大都市区”的快捷交通圈,以更开放、主动的姿态奔赴未来。

“杭温高铁开通后,拉近浦江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既有利于浦江与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外来游客和投资者了解浦江、融入浦江。”浦江县政协最近开展以迎接高铁时代为主题的协商座谈会。该县政协主席张建顺表示,浦江正用充满激情的豪迈和大干快上的作为迎接高铁时代、拥抱高铁时代。

当前,浦江全力推进高铁站场、公交接驳、高铁连接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酒店、集散中心等后续项目进度,同时以浦江高铁站为中心,高质量做好“吃住行游购娱”文章,让更多旅客在浦江下车、在浦江停留、到浦江消费。

充满期待的“发展路”

“以前坐绿皮火车,从温州到杭州要8个多小时,现在只需1个多小时了。”金华(义乌)温州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永仁在义乌经商20多年,杭温高铁的开通让他颇为感慨。

2003年,30岁的陈永仁和妻子来到义乌创业,从代理销售稳压电源起家,之后创办企业。20年时间里,他频繁往返杭金温三地,见证了从金华坐火车到杭州1小时达、义乌到温州1小时40分钟达,再到如今杭州到温州1小时达。

在陈永仁看来,杭温高铁虽是一条客运线,但能带动贸易往来。义乌是“温州制造”出海的重要门户。据统计,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就有超过2.5万市场经营户是温州人,其中不少人常年往来义乌与温州。

“企业将出口贸易展示平台设在义乌,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放在温州,这已成为普遍现象。”陈永仁说,杭温高铁开通后,半小时路程,可以让在义乌有意愿购买温州产品的国内外客商,随时到温州验厂看货,便于客户诉求更快直达制造端。

“杭温高铁缩短的是省域间、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快的是沿线城市人流、物流以及创新资源的流通。”市发改委基本建设综合处处长胡豪表示,杭温高铁不仅强化了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为沿线县市将文旅资源、特色制造业及生态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

杨志伟是横店影视城公司董事长,一直关注杭温高铁的进程。在他看来,杭温高铁的通车,为游客提供了直达、高效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极大缩短了旅行时间,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与吸引力,同时将金华旅游市场半径从500公里范围扩大到1000公里。“目前横店的最高年游客量是1980万人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到2025年左右客流量达到3000万人次,底气就来自杭温高铁的开通。”

磐安风崖谷景区负责人张向宇表示,杭温高铁的开通,将显著促进远程游客的流入,尤其是激发2日及3日深度游(过夜游)的增长。这一趋势将不仅进一步拉动旅游目的地住宿业发展,而且为当地的餐饮、购物等旅游产业链带来更多商机。“我计划翻新和扩建农家乐。”磐安县双峰乡溪上村横山自然村一农家乐负责人吴菊芬说,她决定借助高铁开通的契机,将原有的乡村农家乐升级为精品民宿。

路网通达则人才愿达,人才愿达则产业发达。陈青松是浦江青年创客联盟负责人,前几年,他来到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包下村里的十几幢古建筑,将它们改造成一个个展示浦江非遗技艺和运营文艺产品的创意工作室,创办了“廿玖间里”创意集市。

“乡村文旅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但大城市的高端人才普遍不愿意到县城乡村发展。”陈青松说,随着杭温高铁的开通,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将得到解决,他对此充满信心。“高端人才从杭州过来,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未来乡村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