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她从义乌摩旅到大理
记者 郑宇恒
做些什么事情,能让进入大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更有意义?
今年高考结束后,18岁的义乌姑娘楼思彤做足攻略,给自己制订了摩旅计划。7月底,她骑上摩托车,用半个月时间抵达大理。
旅行结束后,楼思彤回忆旅途中遇到的人与事,将拍下的照片制作成视频,并配文:“勇敢的十八岁,一个人的摩旅,独属于我的西行记忆。永远在路上,明年继续。”
一成年就考出摩托车驾照
“摩旅回来后,我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天约了朋友来‘跑山’。”见到楼思彤那天,她穿着一件宽松的白色T恤,手边放着一个酷炫的摩托车头盔。她下午4点从义乌出发,骑摩托车到金华,打算去北山跑两圈。
因为享受迎风前进的自由感,楼思彤从小就酷爱骑行,一直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今年3月,在过完18岁生日的第二天,楼思彤报名了摩托车驾驶证的考试,并成功通过。她的父母也按照约定,给她买了一辆摩托车。
“东白山是我第一次‘跑山’的地方,那天在山脚逛了一圈,山路上的车比市区少,可以更专注于提升骑行技巧。”
如今,楼思彤已把家附近的山都打卡一遍,对比而言,她认为北山最适合骑行。
“北山有一条新修的路,而且弯道比较缓,骑行更安全。”只要有时间,楼思彤就会骑车上山,熟悉路况后,她就等到傍晚再出发,避开白日里的高温与车流。
初次摩旅不断克服困难
5个月过去,楼思彤累计行驶里程数达到8000公里。摩旅去大理的那半个月,是她行驶强度最大的一段时间。
“对我来说,摩旅去云南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一般的摩旅都会去新疆、西藏,但那边路况比较差,我又没有经验,就决定先去近一点的地方。”楼思彤说,她告诉家人要一个人摩旅去云南时,母亲就很支持。“我妈妈是一个很开明的家长,支持我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出发前,我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好准备的。”
7月29日,楼思彤骑行269公里抵达上饶,后途经岳阳、张家界、曲靖,在8月9日到达大理。游玩4天后,她骑往昆明,8月14日坐飞机回到义乌。
由于天气炎热,在刚出发时,楼思彤每天只能骑行300公里左右,一旦身体吃不消,就立刻就近找地方休息。“我的原计划是第一天骑到南昌,但因为戴着全盔,刚到衢州就中暑,打乱了我的节奏。到了江西后,山路多,路况差,骑得很难受,中间一度想放弃。”义乌到大理并不是一条大众的摩旅路线,楼思彤没有可参考的攻略,行程全得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安排,出于安全考虑,她把每天晚上的落脚点选在大城市。
她的车是仿赛类型的摩托车,把手低,脚踏架高,需要趴在车上骑行,看起来非常帅气,但长时间骑行会对骑手的腰造成伤害。“骑长途最好提前几天拉练,我没有适应直接出发了,前两天腰很痛,一直贴膏药,带护腰。”楼思彤说,她到张家界休息了3天后,才将状态调整好。
幸运的旅行遇见多重美好
在这场3000公里的摩旅中,楼思彤轻装上阵,她在车后绑了一个66升的背包,除去换洗衣物、日用品、常用药品外,里面还装着补胎用的工具,只不过路途顺畅,工具没派上用场。
“路上没有遇到任何事故,连扎胎都没有,还收获了好看的风景、谈得来的朋友,我感觉非常幸运。”楼思彤回忆。
“我在岳阳楼碰到两个从金华过去的大哥,他们背着大包小包,还带了一把吉他,计划摩旅到西藏。我讲起这是第一次摩旅,他们给我分享了不少经验。”楼思彤说,分别前,他们三人拉了一个微信群,在里面分享之后遇到的风景。
从湖南进入贵州,楼思彤一路都没有遇到阻碍出行的天气,当她在乡道上掉头靠边,想与摩托车留下一张合影时,脚没有站稳,车倒在路边。她说:“加满油的情况下,我的车有400斤,一个人很难扶起来。但那天刚好有人路过,帮了我一把。”
雨后的彩虹、漫天的晚霞、绵延的远山……“一个人的旅途虽然孤独,但有这么美的风景陪伴,只觉得一切都值得。”她感慨。
下周,楼思彤打算骑着摩托车去大学校园报到,她总结了这次摩旅的经验,决定开学后就开始锻炼身体,争取在今年寒假骑往海南,明年挑战318川藏线。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