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数据分析找“痛点”

探索事故预防新模式

本报消息(记者 倪国栋)“今天收获满满,这些建议我们照单全收。”近日,在一场由金东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人力社保局、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上门指导服务中,一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样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现场开方问诊的活动能多多开展。

今年以来,金东区应急管理局在事故预防工作上持续发力,以金东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预约式指导服务”机制为抓手,联合多部门组织专家走进重点企业,深入车间、工地等一线开展排查,一一排除企业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治理精准化,数据来支撑。“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危化、工矿、制造等行业领域的30多家工伤预防重点企业,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治理。”金东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金东区人力社保局抽取2024年度全区工伤事故、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等数据,经过多次比对筛选,确定存在安全事故“痛点”的行业、企业。

数据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近日,这个由多部门组成的事故预防指导服务团队走进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盛轩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金东区应急管理局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制度的缺失缺陷”“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四方面进行详细排查,找出20多条事故安全隐患。金东区人力社保局现场宣传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工伤认定条件、事故申报流程等政策内容,解答工伤预防事项及员工培训要点。企业有关负责人认真记录,专家逐项分析利弊得失,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改进的方向。